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厂房的安全疏散设置的要求是什么?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上述规定增加1倍; 厂房内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
(一)安全出口设置3.7.1厂房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3.7.2厂房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
1. 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00m2。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5人;
2. 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m2,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10人;
3. 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250m2,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20人;
4. 丁、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400m2,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30人;
5. 地下或半地下厂房(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15人。
3.7.3地下或半地下厂房(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当有多个防火分区相邻布置,并采用防火墙分隔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独立安全出口。
3.7.5厂房内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3.7.5的规定计算确定。但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0m,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40m,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0m。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相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应分层计算,下层楼梯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
表3.7.5 厂房内疏散楼梯、走道和门的每100人最小疏散净宽度
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且该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20m。
3.7.6 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厂房,应采用防烟楼梯或室外楼梯。
(三)安全疏散距离
3.7.4厂房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表3.7.4的规定
(四)疏散门设置要求
6.4.11建筑内的疏散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和折叠门。除甲、乙类生产车间外,人数不超过60人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的房间,其疏散门的开启方向不限。
2. 仓库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但丙、丁、戊类仓库首层靠墙的外侧可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
3. 开向疏散楼梯或疏散楼梯间的门,当其完全开启时,不应减少楼梯平台的有效宽度。
人员密集场所内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和设置门禁系统的住宅、宿舍、公寓建筑的外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具有使用提示的标识。
2017年《消防安全案例分析》第二题、答案及解析是什么?: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案例分析主要分析的是《消防法》的相关规定、《消防法》的法律责任、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119号令)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61号令)。购物中心消防安全管理人员首先汇报了自己的履职情况,(二)组织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监督其落实;(三)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工作;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案例分析的思考题及答案是什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案例分析的思考题及答案是什么?本案例主要分析的是动火审批的管理、固定动火场所设置位置、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人员的确定、施工现场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和演练的确定。是否需要设置临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答案】需要设置临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1)消防竖管的设置位置应便于消防人员操作,2)消防竖管的管径应根据在建工程临时消防用水量、竖管内水流速度计算确定。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案例分析的情景描述及案例说明有哪些内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案例分析的情景描述及案例说明有哪些内容?酒店主体设计层数为地上17层、地下2层,地下部位建筑面积5300.24m2,北侧10m处为可燃材料堆场及可燃材料库房,该施工现场设室外消火栓,并在现场设置了60m3的临时储水池及两台消火栓泵为施工现场的临时室内消火栓供水。该施工现场还设有水泵接合器、灭火器、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设施。
2020-05-28
2020-05-28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2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