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关于在职MPA模拟试题:行政学。帮考网为大家准备了4道简述题(附答案),帮考网会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三)简述题
1.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非正式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2.简述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
3.如何正确处理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4.简述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的必要性。
答:
1.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非正式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的若干成员由于生活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共同意识,并由此形成自然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既无法定地位,也缺乏固定形式和特定目的,对正式组织的目标达成会发生促进、限制或阻碍的作用。
非正式组织的积极功能表现在:可以调节、弥补正式组织的不足,加强组织内部的意见沟通,增强成员内部的凝聚力,使组织成员遵从团体的文化价值规范,进而增进团结,使组织保持和谐一致,进而影响和规范人的行为,也可能给组织成员以社会满足感,改善组织气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非正式组织也有消极功能。当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的利益不一致时,其成员往往为了在非正式组织中寻求满足,而忽视组织目标,造成目标冲突,不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同时,非正式组织成员沟通频繁,容易传播、散布谣言,对正式组织及其成员危害极大。
因此,在研究行政组织时,对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而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因势利导,取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功能,尽量降低其负面功效。
2.简述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
(1)组织目标
组织目标表明了对一个组织所要处理的事务、完成的工作和努力方向的要求。行政组织的目标是依法、有效地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组织内部事务。
(2)职能范围
职能范围是根据组织目标对行政组织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职责及其作用的总体规定。行政组织的职能范围只能是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组织内部事务的管理。
(3)机构设置
行政机构设置就是承载行政权力的一系列特定的机构的确定,它是根据组织目标、职能范围在行政组织内部进行职能配置和职能分工的结果。行政机构设置是行政组织的核心。
(4)权责体系
权责划分就是指行政组织中各个层次、部门、成员之间从属、并列等相互关系的确认,通过权力和职责划分,保障行政组织各组成部分的有序运行。权责划分实质上就是行政体制问题。
(5)职位设置职位设置是指在行政组织内部,对各种职位包括职级、职数、职责的确定。职位是行政组织运行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有了职位设置,才能使权力的流动成为可能。
(6)人员构成行政组织由行政人员组成,行政人员是行政组织中的主体。组织和其成员是同步发展的。组织素质是其成员素质的整体表现;组织效率是其成员的工作结果;组织发展是其成员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或工作绩效的提高。
(7)运行程序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定的办事程序和信息流程,这就要考虑如何缩短工序,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8)规章制度行政组织的规章制度是指以规范性的书面文件等形式对行政组织的构建、组织目标、职能、任务、内部分工、权责关系、活动方式、运行程序等进行严格规定。规章制度保证了行政组织的整体性、连续性及其成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3.如何正确处理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管理层次是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等级层次,即行政机关中设置多少等级的工作部门,这应由行政机关的工作量来决定。层次过多,不利于信息沟通和传递,而且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层次过少,事务集中于几个领导者或单位,也可能使行政工作人员疲于应付。因此,行政机关的层次必须适当。
管理幅度是指一级行政机关或一名上级领导者直接领导和指挥下级单位和工作人员的数目。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例关系。管理层次越多,管理幅度就越小;管理层次越少,管理幅度就越大。
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是影响行政组织结构形态的决定性因素。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小的组织结构,其形态类似底宽上窄的“金字塔”,这类形态的行政组织结构被称为“尖形结构”;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大的组织结构,其形态扁平,这类形态的行政组织结构被称为“扁形结构”。
4.简述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的必要性
行政组织改革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
第一,行政组织改革是适应社会发展规律,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是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要求。行政组织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关系的改革和完善,必然要求行政组织也随之调整和改革,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
第二,行政组织改革是消除行政组织自身的种种弊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途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干预的加强,各国政府的行政职能和管理范围不断扩大,行政机构和人员编制日益增加。政府机构的剧增导致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公共开支重不堪负、行政效率低下等弊端。为了摆脱政府的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各国政府都积极地推进改革,行政组织改革成为了世界性的热潮。
就我国的情况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应的政府行政组织,极大地阻碍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国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面对诸多的弊端,只有进行行政组织改革,才能兴利除弊,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组织体系。
以上就是本次帮考网和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小伙伴们能够继续努力,相信最后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关注帮考网,还有更多有关考试练习在等着你哦!
单证MPA与双证MPA的异同点是什么?:单证MPA与双证MPA的异同点是什么?MPA研究生招生类型分为“在职攻读”培养目标都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都是公共管理专业学位。全日制”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可以转户口、调档案,在完成规定学业后,MPA毕业生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证书)和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2.。在职攻读“MPA研究生通过每年10月份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招收”不转户口、不调档案。
MPA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区别是什么?:学术性研究生只要符合国家统一的报考规定即可,应届生与在职人员均可报考。(1)报考MPA必须是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大专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学术性研究生一般需要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一外语和政治理论(文理依学校不同),同时参加全国统考的数学(三)考试,另外两门专业课的科目及考试内容由报考所在院校决定,MPA入学考试科目是英语和综合。
MPA学分要求是什么?:MPA学分要求是什么?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总学分要求是不少于50学分。这50学分的分布是:核心课程30学分;专业必修课程10学分;选修课8学分;实习和研讨班(系列讲座课)要有一定的学分,修满后通过论文答辩即可毕业。因为MPA学生大多数都是边工作边学习的,无法按照脱产学习的学生一样保证上课时间,因此,MPA学生的学分只要在五年之内学完即可;
2020-06-12
2020-06-12
2020-06-12
2020-06-12
2020-06-12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