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5年MBA考试《逻辑》考试共30题,分为逻辑推理。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信仰,就不可能守住道德的底线;而一个人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才能始终保持崇高的信仰。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逻辑推理】
A.一个人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才能守住道德的底线
B.一个人如果不能守住道德的底线,就不可能保持崇高的信仰
C.一个人只要有崇高的信仰,就能守住道德的底线
D.一个人只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就能守住道德底线
E.一个人没能守住道德的底线,是因为他首先丧失了崇高的信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题干已知条件形式化为:守住道德底线—具有崇高信仰—加强理论学习。只有A选项与已知条件等价。
2、某大学运动会即将召开,经管学院拟组建一支12人的代表队参赛,参赛队员将从该院4个年级学生中选拔,每个年级须在长跑、短跑、跳高、跳远、铅球等5个项目中选1~2项比赛,其余项目可任意选择。一个年级如果选择长跑,就不能选短跑或跳高;一个年级如果选跳远,就不能选长跑或铅球,每名队员只参加一项比赛。已知该院:(1)每个年级均有队员被选拔进入代表队;(2)每个年级被选拔进入代表队的人数各不相同;(3)有两个年级的队员人数相乘等于另一个年级的队员人数。如果某年级队员人数不是最少的,且选择长跑,那么对该年级来说,以下哪项不可能()。【逻辑推理】
A.选择铅球或跳远
B.选择短跑或铅球
C.选择短跑或跳远
D.选择长跑或跳高
E.选择铅球或跳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该年级选长跑,由“如果选择长跑,就不能选短跑或跳高”,推知“短跑、跳高”不能选择;由“如果选跳远,就不能选长跑或铅球”推知“跳远”不能选择。所以,该年级既不能选短跑也不能选跳远。
3、长期以来,手机生产的电磁辐射是否威胁人体健康一直是极具争议的话题。一项长达10年的研究显示,每天使用移动电话通话30分钟以上的人患神经胶质癌的风险比从未使用者要高出40%,由此,某专家建议:在取得进一步证据之前,人们应该采取更加安全的措施,如尽量使用固定电话通话或使用短信进行沟通。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表明该专家的建议不切实际()。【逻辑推理】
A.大多数手机产生电磁辐射强度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B.现有存在于人类生活空间中的电磁辐射强度已经超过手机通话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
C.经过较长一段时间,人们的体质已经逐渐适应强电磁辐射的环境
D.在上述实验期间,有些人每天使用移动电话通话超过40分钟,但他们很健康
E.即使以手机短信进行沟通,发送和接收信息瞬间也会产生较强的电磁辐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题干中的专家建议,由于使用移动电话通话可能具有电磁辐射,所以,采用其他如固定电话或者短信进行沟通,这样可以避免可能的电磁辐射威胁健康。B选项说明,目前存在于人类生活空间中的电磁强度已经超过手机通话产生的电磁强度,这说明,即使不使用移动电话,也不能避免电磁辐射产生的健康威胁。注意:E是干扰选项,因为,即使短信不安全,不表示建议中的“固定电话”也不安全;另外,“瞬间”产生得电磁辐射肯定不同于使用移动电话30分钟长时间的电磁辐射。
4、为进一步加强对不遵守交通信号等违法行为的执法管理,规范执法程序,确保执法公正,某市交警支队要求:凡属于交通信号不一致,有证据证明救助危难等产生的交通违法情形,一律不得录入道路交通违法信息系统;对已录入信息系统的违法记录,必须完善异议受理、核查、处理等工作规范,最大限度地减少执法争议。根据上述交警支队要求,可以得出以下哪项()。【逻辑推理】
A.有些因救助危难而违法的情形,如果仅有当事人说辞但缺乏当时现场的录音录像证明,就应录入道路交通违法信息系统
B.因信号灯相位设置和配时不合理等造成交通信号不一致而引发的交通违法情形,可以不录入道路交通违法信息系统
C.如果汽车使用了行车记录仪,就可以提供现场实时证据,大大减少被录入道路交通违法信息系统的可能性
D.只要对已录入系统的交通违法记录进行异议受理、核查和处理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执法争议
E.对已录入系统的交通违法记录,只有倾听群众异议,加强群众监督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执法争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题干交警支队的要求是:凡属于交通信号不一致、有证据证明救助危难等产生的交通违法情形,一律不得录入道路交通违法信息系统;对已录入信息系统的违法记录,必须完善异议受理、核查、处理等工作规范,最大限度减少执法争议。B选项说明的情况属于交通信号不一致造成的违法情形,可以不录入,所以是正确答案。注意:D或者E选项不能选,因为为了减少执法争议必须做的是完善上述工作规范,而不是工作本身。
5、某大学运动会即将召开,经管学院拟组建一支12人的代表队参赛,参赛队员将从该院4个年级学生中选拔,每个年级须在长跑、短跑、跳高、跳远、铅球等5个项目中选1~2项比赛,其余项目可任意选择。一个年级如果选择长跑,就不能选短跑或跳高;一个年级如果选跳远,就不能选长跑或铅球,每名队员只参加一项比赛。已知该院:(1)每个年级均有队员被选拔进入代表队;(2)每个年级被选拔进入代表队的人数各不相同;(3)有两个年级的队员人数相乘等于另一个年级的队员人数。根据以上信息一个年级最多可选拔多少人参赛()。【逻辑推理】
A.8人
B.7人
C.6人
D.5人
E.4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试题的已知条件可以理解为数学题:四个不同的且不为零的正整数和为12,一个数字是另外两个数字的积,则这四个数字中最大的是多少?按照简单的特殊值法可以知道这四个数字为1、2、3、6(逻辑题不是数学题,不需要严格的数学证明),所以,最大的数字是6。
6、某高校数学、物理、化学、管理、文秘、法学等6个专业毕业生需要就业,现有风云、怡和、宏宇三家公司前来学校招聘,已知,每家公司只招聘该校2至3个专业的若干毕业生,且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招聘化学专业也招聘数学专业;(2)怡和公司招聘的专业,风云公司也招聘;(3)只有一家公司招聘文秘专业,且该公司没有招聘物理专业;(4)如果怡和公司招聘管理专业,那么也招聘文秘专业;(5)如果宏宇公司没有招聘文秘专业,那么怡和公司招聘文秘专业。如果只有一家公司招聘物理专业,那么可以得出以下哪项()。【逻辑推理】
A.风云公司招聘化学专业
B.怡和公司招聘管理专业
C.宏宇公司招聘数学专业
D.风云公司招聘物理专业
E.怡和公司招聘物理专业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计算步骤如下:一、由条件(2)怡和公司招聘的专业,风云公司也招聘,又:仅一家公司招聘文秘专业和物理专业,推知:怡和公司既不能招聘文秘专业,也不能招聘物理专业;二、由条件(5)如果宏宇公司没有招聘文秘专业,那么怡和公司招聘文秘专业,推知:宏宇公司招聘文秘专业;三、由条件(3)只有一家公司招聘文秘专业,且该公司没有招聘物理专业,推知:宏宇公司没有招聘物理专业,并且“有公司招聘物理专业”,所以,风云公司招聘物理专业。
7、人类经历了上百万年的自然进化,产生了直觉、多层次抽象等独特智能。尽管现代计算机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但这一能力还需要人类指导,完全的自我学习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因此,计算机要达到甚至超过人类的智能水平是不可能的。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的假设()。【逻辑推理】
A.计算机可以形成自然进化能力
B.计算机很难真正懂得人类的语言,更不可能理解人类的感情
C.理解人类复杂的社会关系需要自我学习能力
D.计算机如果具备完全的自我的学习能力,就能形成直觉、多层次抽象等独特智能
E.直觉、多层次抽象等这些人类的独特智能无法通过学习获得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题干论述的结论是“计算机不能达到甚至超过人类智能”,已有前提是“人类具有直觉、多层次抽象等独特智能,而计算机能够学习”,所以,人类直觉、多层次抽象等独特智能是不能通过学习获得的,这就是上述论证的假设。
8、10月6日晚上,张强要么去电影院看电影,要么去拜访朋友秦玲。如果那天晚上张强开.车回家,他就没去电影院看电影;只有张强事先与秦玲约定,张强才能拜访她。事实上,张强不可能与秦玲事先约定。根据上述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结论()。【逻辑推理】
A.那天晚上张强没有开车回家
B.张强那天晚上拜访了朋友
C.张强晚上没有去电影院看电影
D.那天晚上张强与秦玲一起看电影了
E.那天晚上张强开车去电影院看电影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一、由“张强不可能与秦玲事先约定”和“只有张强事先与秦玲约定,张强才能拜访她”推知“张强没有拜访朋友秦岭”;二、再与已知条件“张强要么去电影院看电影,要么去拜访朋友秦玲”结合,推知“张强去电影院看电影”;三、再与已知条件“如果那天晚上张强开车回家,他就没去电影院看电影”结合,推知“张强那天晚上没有开车回家”。
9、美国扁桃仁于20世纪70年代出口到我国,当时被误译为“美国大杏仁”。这种误译导致大多数消费者根本不知道扁桃仁、杏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对此,我国林业专家一再努力澄清,但学界的声音很难传达到相关企业和民众中,因此,必须制定林果的统一标准,这样才能还相关产品以本来面目。以下哪项是上述论证的假设()。【逻辑推理】
A.美国扁桃仁和中国大杏仁的外形很相似
B.我国相关工业和大众并不认可我国林果专家意见
C.进口商品名称的误译会扰乱我国企业正常对外贸易
D.长期以来,我国没有林果的统一标准
E.“美国大杏仁”在中国市场上销量超过中国杏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题干已知条件为“消费者分不清扁桃仁、杏仁”(即“相关产品本来面目不清晰”),结论是“相关产品本来面目清晰—制定林果统一标准”。作为假设,后假推前假,补充“没有制定林果统一标准”,即D选项。
10、如果把一杯酒倒人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杯污水倒入一桶酒中,你得到的依然是一桶污水。在任何组织中,都可能存在几个难缠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把事情搞糟。如果一个组织不加强内部管理,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某低效的部门就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就能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逻辑推理】
A.如果不将一杯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就不会得到一桶污水
B.如果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组织,就会使组织变得更为高效
C.如果组织中存在几个难缠人物,很快就会把组织变成一盘散沙
D.如果一个正直能干的人在低效部门没有被吞没,则该部门加强了内部管理
E.如果一个无德无才的人把组织变成一盘散沙,则该组织没有加强内部管理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题干已知条件可以形式化为:组织不加强内部管理—(正直能干人在低效部门被吞没并且无才无德者将高效部门变成散沙)。按照假言命题推理规则,后假推前假,只有D选项是正确的。
05:312020-05-15
02:382020-05-15
04:042020-05-15
03:352020-05-15
04:002020-05-1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