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3年MBA考试《逻辑》考试共30题,分为逻辑推理。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有五支球队参加比赛,对于比赛结果,观众们有如下议论:(1)冠军队不是山南队,就是江北队;(2)冠军队既不是山北队,也不是江南队;(3)冠军队只能是江南队;(4)冠军队不是山南队。比赛结果显示,只有一条议论是正确的。那么获得冠军的球队是()。【逻辑推理】
A.山南队
B.江南队
C.山北队
D.江北队
E.江东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通过对已知命题的阅读发现,四句命题仅有一真,但是它们之间既没有相互矛盾的,也没有推导关系。所以,这时候将选项直接代入验证。A选项真时,(1)(2)真,不合题意;B选项真时(3)(4)真,不合题意;C选项真时,仅(4)真;D选项真时,(1)(2)(4)真,不合题意;E选项真时,(2)(4)真,不合题意。所以,只有C选项合乎题意,是正确答案。
2、药检局对5种抗生素进行了药效比较,得到结果如下:甲药比乙药有效,丙药的毒副作用比丁药大,戊药的药效最差,乙药与丁药的药效相同。根据以上比较结果,可以得到以下关于五种药的判断哪项是真的()。【逻辑推理】
A.甲药与丁药的药效相同
B.戊药的毒副作用最大
C.甲药是最有效的药物
D.丁药比丙药的药效好
E.甲药比丁药的药效好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由于甲药比乙药有效,而乙药又与丁药药效相同,所以甲药比丁药药效好,答案为E。注意药效好坏与毒副作用大小是无关的。
3、棕榈树在亚洲是一种外来树种。长期以来,它一直靠手工授粉,因此棕榈果的生产率极低。1994年,一种能有效地对棕榈花进行授扮的象鼻虫引进了亚洲,使得当年的棕榈果生产率显著提高,在有的地方甚至提高了50%以上。但是到了1998年,棕榈果的生产率却大幅度降低。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有助于解释上述现象()。【逻辑推理】
A.在1994~1998年期间,随着棕榈果产量的增加,棕榈果的价格在不断下降
B.1998年秋季,亚洲的棕榈树林区开始出现象鼻虫的天敌赤蜂
C.在亚洲,象鼻虫的数量在1998年比1994年增加了一倍
D.果实产量连年不断上升会导致孕育果实的雌花无法从树木中汲取必要的营养
E.在1998年,同样是外来树种的椰果的产量在亚洲也大幅度低于往年的水平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要解释的现象是“棕榈果在象鼻虫引进亚洲的第一年产量大涨后,到了第五年产量却出现大幅降低”,比较后,最合理解释是“果实产量连年上升导致果树的营养匮乏”,即D选项是正确答案。注意不能选B选项,因为1998年秋天出现象鼻虫的天敌,不能解释1998年当年产量的大幅下降。
4、山奇是一种有降血脂特效的野花,它的数量特别稀少,正在濒临灭绝。但是,山奇可以通过和雏菊自然杂交产生山奇一雏菊杂交种子。因此,在山奇尚存的地域内应当大量地人工培育雏菊,虽然这种杂交品种会失去父本或母本的一些重要特性,例如不再具有降血脂的特效,但这是避免山奇灭绝的几乎唯一方式。上述论证依赖于以下哪项假设()。Ⅰ.只有人工培育的雏菊才能和山奇自然杂交;Ⅱ.在山奇生存的地域内没有野生雏菊;Ⅲ.山奇一雏菊杂交种子具有繁衍后代的能力。【逻辑推理】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Ⅱ和Ⅲ
E.Ⅰ、Ⅱ和Ⅲ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论证认为杂交就可以避免山奇灭绝,说明杂交种子具有自我繁衍的能力,即Ⅲ是论证的假设,否则即使能杂交也无法避免山奇灭绝。Ⅰ和Ⅱ不必假设,因为即使野生雏菊能够和山奇杂交,但在山奇生存的地域内没有野生雏菊,或者在山奇生存的地域内有野生雏菊,但野生雏菊与山奇不能杂交,两者都不影响论证。所以C是正确答案。
5、贾女士:我支持日达公司雇员的投诉。他们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他们中大多数人的年薪还不到10000元。陈先生:如果说工资是主要原因的话,我很难认同你的态度。据我了解,日达公司雇员的平均年薪超过15000元。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概括了陈先生和贾女士意见分歧的焦点()。【逻辑推理】
A.日达公司雇员是否都参与了投诉
B.大多数日达公司雇员的年薪是否不到10000元
C.日达公司雇员的工资待遇是否不公正
D.工资待遇是否为日达公司雇员投诉的主要原因
E.工资待遇不合理是否应当成为投诉的理由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两个人通过工资和年薪的大小在争论工人的待遇是否公正。所以C选项是正确答案。至于选项D,从陈先生说的话“如果工资是主要原因的话”,可以知道,他并不否认“工资是罢工的主要原因”,但不同意“工人们的工资低”。
05:312020-05-15
02:382020-05-15
04:042020-05-15
03:352020-05-15
04:002020-05-1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