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2年MBA考试《逻辑》考试共30题,分为逻辑推理。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自从20世纪中叶化学工业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个产业以来,人们担心,造成的污染将会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但统计数据表明,这半个世纪以来,化学工业发达的国家的人均寿命增长率,大大高于化学工业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因此,人们关于化学工业危害人类健康的担心是多余的。以下哪项是上述论证必须假设的()。【逻辑推理】
A.20世纪中叶,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寿命低于发达国家
B.如果出现发达的化学工业,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寿命增长率会因此更低
C.如果不出现发达的化学工业,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增长率不会因此更高
D.化学工业带来的污染与它带给人类的巨大效益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E.发达国家在治理化学工业污染方面投入巨大,效果明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人均寿命的比较不能仅仅和过去比,而应该考虑如果没有出现化学工业的情况下,人均寿命是不是会更长?C选项说明了上述比较,所以是正确答案。
2、张教授:据世界范围的统计显示,20世纪50年代,癌症病人的平均生存年限(即从确诊至死亡的年限)是2年,而到20世纪末,这种生存年限已升至6年。这说明,世界范围内诊治癌症的医疗水平总体上有了显著的提高。李研究员:您的论证缺乏说服力。因为您至少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20世纪末癌症的早期确诊率较50年代有了显著的提高。李研究员的反驳基于以下哪项假设()。【逻辑推理】
A.张教授的论证所依据的统计数据是完全准确的
B.癌症的早期确诊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年限
C.20世纪末人类的平均寿命较50年代有了显著的提高
D.20世纪50年代以来,癌症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杀手
E.癌症是可以彻底治愈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李研究员用“早期确诊率提高”来反驳张教授的“医疗水平提高是癌症病人生存年限提高的原因”,这一反驳意味着“早期确诊率提高”和“癌症病人生存年限提高”具有联系,B选项就是这一过渡假设,为正确答案。
3、美国龙门镇制造出品的一种餐具里含有铅。铅可以溶解到酸性食物中,龙门镇人喜欢吃酸性很高的食物。然而,龙门镇几乎没有出现铅中毒的病例,这表明龙门镇出品的含铅餐具中铅的含量没有达到致病的水平。下面哪一项如果为真,将最有力地削弱上文中的推理()。【逻辑推理】
A.美国龙门镇出品的餐具全部都被卖到镇外
B.典型的龙门镇食物的酸性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的都要高
C.在龙门镇得铅中毒疾病的唯一原因是溶解在食物中的铅
D.大多数使用这种餐具的人都事先不知晓餐具里含有铅
E.即使餐具表面有保护层,酸性食物也能溶解餐具中的铅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论证对“龙门镇几乎没有出现铅中毒的病例”的解释中假设了“龙门镇出品的含铅餐具也在龙门镇本地使用”,A选项对此假设给予否定,所以是对论证的削弱。
4、张教授:在我国,因偷盗、抢劫或流氓罪入狱的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犯罪率,要远高于因索贿受贿等职务犯罪入狱的刑满释放人员。这说明,在狱中对上述前一类罪犯教育改造的效果,远不如对后一类罪犯。李研究员:你的论证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流氓犯罪等除了犯罪的直接主客体之外,几乎不需要什么外部条件;而职务犯罪是以犯罪嫌疑人取得某种官职为条件的。事实上刑满释放人员很难再得到官职,因此,因职务犯罪入狱的刑满释放人员不具备重新犯罪的条件。以下哪项最可能是李研究员的反驳所假设的()。【逻辑推理】
A.因职务犯罪入狱的刑满释放人员如果具备条件仍然会重新犯罪
B.职务犯罪比流氓罪等具有更大的危害
C.我国监狱对罪犯的教育改造是普遍有效的
D.流氓犯罪比职务犯罪更容易得手
E.惯犯基本上犯的是同一类罪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对于因职务犯罪的刑满释放人员很少重新犯罪的原因,张教授的解释是“改造效果好”;而李研究员认为原因是“没有再犯罪的条件”。显然,李研究员假设“有条件的话职务犯罪的刑满释放者会重新犯罪”,所以正确答案选A。
5、一群在海滩边嬉戏的孩子的口袋中,共装有25块卵石。他们的老师对此说了以下两句话:第一句话“至多有5个孩子口袋里装有卵石”;第二句话“每个孩子的口袋中,或者没有卵石,或者至少有5块卵石”。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关于老师两句话关系的断定一定成立()。Ⅰ.如果第一句话为真,则第二句话为真;Ⅱ.如果第二句话为真,则第一句话为真;Ⅲ.两句话可以都是真的,但不会都是假的。【逻辑推理】
A.仅Ⅰ
B.仅Ⅱ
C.仅Ⅲ
D.仅Ⅰ和Ⅱ
E.仅Ⅱ和Ⅲ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第二句真时,第一句话必然真。因为,第二句真意味着“每个小孩口袋中都不少于5块卵石”,这样可以推知“最多只有5个小孩口袋中有卵石”,即第一句话为真。两句话可以都真,也可以都假。例如每个小孩口袋里都有卵石,并且都少于5块,这样就不仅仅是5个小孩子口袋里有卵石了。注:此题的“上述断定为真”,理解为“他们的老师真的说了两句话”,不能理解为“他们老师说的话是真的”。
6、某市主要干道上摩托车车道的宽度是2米,很多骑摩托车的人经常在汽车车道上抢道行驶,严重破坏了交通秩序,使交通事故频发。有人向市政府提出建议:应当将摩托车车道拓宽为3米,让骑摩托车的人有较宽的车道,从而消除抢道的现象。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点()。【逻辑推理】
A.摩托车车道宽度增加后,摩托车车速将加快,事故也许会随之增多
B.摩托车车道变宽后,汽车车道将会变窄,汽车驾驶者会有意见
C.当摩托车车道拓宽后,有些骑摩托车的人仍会在汽车车道上抢道行驶
D.拓宽摩托车车道的办法对汽车车道上的违章问题的解决没有作用
E.拓宽摩托车车道的费用太高,需要进行项目评估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建议是“拓宽车道”,结果是“消除摩托车抢道现象”,C直接说明即使接受上述建议也无法得到建议的结果,至于“拓宽车道”有什么其他负面结果与论证无关,所以正确答案选C。
7、某公司总裁曾经说过:“当前任总裁批评我时,我不喜欢那感觉,因此,我不会批评我的继任者。”以下哪项最可能是该总裁上述言论的假设()。【逻辑推理】
A.当遇到该总裁的批评时,他的继任者和他的感觉不完全一致
B.只有该总裁的继任者喜欢被批评的感觉,他才会批评继任者
C.如果该总裁喜欢被批评,那么前任总裁的批评也不例外
D.该总裁不喜欢批评他的继任者,但喜欢批评其他人
E.该总裁不喜欢被前任总裁批评,但喜欢被其他人批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该总裁的结论是“我不会批评我的继任者”,因为他自己不喜欢批评。总裁论证的肯定思路假设有:他的继任者也不喜欢被批评;如果继任者不喜欢被批评,那么他就不批评自己的继任者。所以B选项是正确答案。
8、吴大成教授:各国的国情和传统不同,但是对于谋杀和其他严重刑事犯罪实施死刑,至少是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公开宣判和执行死刑可以有效地阻止恶性刑事案件的发生,它所带来的正面影响比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肯定要大得多,这是社会自我保护的一种必要机制。史密斯教授:我不能接受您的见解。因为在我看来,对于十恶不赦的罪犯来说,终身监禁是比死刑更严厉的惩罚,而一般的民众往往以为只有死刑才是最严厉的。以下哪项是对上述对话的最恰当评价()。【逻辑推理】
A.两人对各国的国情和传统有不同的理解
B.两人对什么是最严厉的刑事惩罚有不同的理解
C.两人对执行死刑的目的有不同的理解
D.两人对产生恶性刑事案件的原因有不同的理解
E.两人对是否大多数人都接受死刑有不同的理解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吴大成教授认为“死刑可以有效地阻止恶性刑事案件的发生”,而史密斯教授则将“死刑作为最严厉的惩罚”,因此两人在死刑的目的上发生分歧,所以C是正确答案。不能选B。因为吴教授根本没有谈到“最严厉的惩罚”。
9、在某公司的招聘会上,公司行政部、人力资源部和办公室拟各招聘一名工作人员,来自中文系、历史系和哲学系的三名毕业生前来应聘这三个不同的职位。招聘信息显示,历史系毕业生比应聘办公室的毕业生年龄大,哲学系毕业生和应聘人力资源部的毕业生着装颜色相近,应聘人力资源部的毕业生比中文系毕业生年龄小。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逻辑推理】
A.哲学系毕业生比历史系毕业生年龄大
B.中文系毕业生比哲学系毕业生年龄大
C.历史系毕业生应聘行政部
D.中文系毕业生应聘办公室
E.应聘办公室的毕业生比应聘行政部的毕业生年龄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注意到已知条件中共同出现的词项:哲学系毕业生和应聘人力资源部的着装颜色相近,应聘人力资源部的比中文系毕业生年龄小。“应聘人力资源部的”出现两遍,所以,他既不是哲学系的,也不是中文系的,是历史系的;这样“中文系年龄大于历史系(应聘人力资源部)大于应聘办公室”,所以哲学系的毕业生应聘办公室,由此可得B是答案。
10、李娜说,作为一个科学家,她知道没有一个科学家喜欢朦胧诗,而绝大多数科学家都擅长逻辑思维。因此,至少有些喜欢朦胧诗的人不擅长逻辑思维。以下哪项是对李娜的推理的最恰当评价()。【逻辑推理】
A.李娜的推理是正确的
B.李娜的推理不正确,因为事实上有科学家喜欢朦胧诗
C.李娜的推理不正确,因为从“绝大多数科学家都擅长逻辑思维”,推不出“擅长逻辑思维的都是科学家”
D.李娜的推理不正确,因为合乎逻辑的结论应当是“喜欢朦胧诗的人都不擅长逻辑思维”,而不应当弱化为“至少有些喜欢朦胧诗的人不擅长逻辑思维”
E.李娜的推理不正确,因为创作朦胧诗需要形象思维,也需要逻辑思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注意到前提中“擅长逻辑思维”这一概念是不周延的,但是在结论中,此概念周延了。为了说明这种错误,只要找到正确的推理前提即可,即“擅长逻辑思维的都是科学家”(其中“擅长逻辑思维”周延,符合要求),但是已知条件不能推出该前提,所以,C选项是对错误的最好说明,故答案选C。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