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3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考试共85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检查本公司的安全生产状况和事故隐患工作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立即处理,同时向主管的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报告,检查处理及报告情况如实记录在案
B.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应及时处理
C.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立即处理,并向本公司主要负责人报告,同时立即向主管的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报告
D.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及时向主管的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报告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依照前款规定向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有关负责人不及时处理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可以向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知识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考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考察方向】概念释义【难易程度】易【】
2、依据《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安全培训机构的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
A.安全培训机构应当具备从事安全培训工作所需要的条件
B.从事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的安全培训机构,应当将教师、教学和实习实训设施等情况书而报告所在地安全监管部门
C.从事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培训的安全培训机构,应当将教师、教学和实习实训设施情况书面报告所在地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培训监管机构
D.从事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的安全培训机构,应当将教师、教学和实习实训设施情况书面报告所在地安全监管部门
E.国家安全监管部门及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对相应级别的安全培训机构实行统一管理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安全培训的机构应当具备从事安全培训工作所需要的条件。从事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以及注册安全工程师等相关人员培训的安全培训机构,应当将教师、教学和实习实训设施等情况书面报告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培训监管机构。(知识点:安全培训机构的要求)()
3、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企业为员工提供劳动防护用品的做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甲企业董事会研究决定,按照高于国家标准的本企业标准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
B.丙企业董事会研究决定特种作业人员防护用品由个人自购后单位报销
C.丁企业将劳动防护用品转换为奖金与工资一并发放
D.乙企业提供符合本省地方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该地方标准的要求低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第四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知识点】监督管理【考点】监督管理【考察方向】概念释义【难易程度】易【】
4、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是保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制度,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下列企业中应当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 )。【多选题】
A.煤矿企业
B.金属冶炼企业
C.道路运输企业
D.非煤矿山企业
E.建筑施工企业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第二条国家对矿山企业(煤矿企业、非煤矿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以下统称企业)实行安全生许可制度。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知识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考点】法定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考察方向】概念释义【难度】中等
5、依据《刑法》的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 )。【单选题】
A.免除处司
B.给予刑事处罚
C.从轻或减轻处罚
D.加重处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知识点】刑法的基本理论【考点】犯罪的基本理论【考察方向】概念释义【难易程度】易【】
6、某日9时,某建设工地发生事故,现场安全员立即将事故情况向施工企业负责人报告,企业负责人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营救,事故造成7人当场死亡,3人受伤送往医院治疗,次日7时施工企业负责人向当地县安全监管局报告事故情况,3日后1人因救治无效死亡。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下列关于该起事故报告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多选题】
A.现场安全员只向企业负责人报告,未及时向当地安全监管局报告,属违法行为
B.企业负责人事故发生后22小时向占地安全监管局报告事故情况,属于迟报
C.企业负责人还应该向建设主管部门报告
D.因死亡人数增加1人,企业应当及时向当地县安全监管局和建设主管部门补报
E.当地县安全监管局应当向上一级安全监管部门报告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成当及时补报。较大事故应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知识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规定【考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规定【考察方向】概念释义【难易程度】易【】
7、根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发现、捡拾无主民用爆炸物品的,应当立即报告当地( )。【单选题】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
C.公安部门
D.环境保护部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爆破作业单位不再使用民用爆炸物品时,应当将剩余的民用爆炸物品登记造册,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监督销毁。发现、拣拾无主民用爆炸物品的,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公安机关。【知识点】爆破作业的安全管理规定【考点】爆破作业的安全管理【考察方向】概念释义【难易程度】易【】
8、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正确的做法有( )【多选题】
A.以生产经营单位的集体利益为先,积极抢救财物
B.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D.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
E.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知识点】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后的报告和处置规定【考点】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后的报告和处置规定【考察方向】原文挖空【难度】中等【】
9、根据《立法法》,()之间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多选题】
A.地方性法规与地方政府规章
B.部门规章与部门规章
C.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与部门规章
E.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立法法》第九十五条规定,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1)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2)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3)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致时,由国务院裁决。【知识点】法律体系与法的效力【考点】法的效力【考察方向】原文挖空【难度】易【】
10、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从业人员拒绝违章指挥造成损失的,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B.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C.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D.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A错误,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B正确,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事故应急措施。C正确,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D正确,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知识点】从业人员的人身保障权利【考点】得知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的权利【考察方向】原文挖空【难度】易【】
2023-06-07
2023-06-07
2023-06-07
2023-06-07
2023-06-07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