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3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考试共85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某市A企业是一家专业生产安全帽的厂家,依据《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实施细则》(安监总规划字[2005]149号),关于A企业申请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具有能满足生产需要的生产场所和技术力量
B.具有能满足产品安全防护性能要求的检测检验设备
C.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D.具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生产许可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实施细则》规定,申请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的生产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①具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②具有能满足生产需要的生产场所和技术力量;③具有能保证产品安全防护性能的生产设备;④具有能满足产品安全防护性能要求的检测检验设备;⑤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⑥具有产品标准和相关技术文件;⑦其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⑧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知识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考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考察方向】概念释义 【难易程度】易 【】
2、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企业对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应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设置( ) 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单选题】
A.红色
B.黄色
C.蓝色
D.橙色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企业对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应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高毒作业场所应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设备。【知识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考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与要求【难易程度】中等【】
3、张某驾驶小轿车去加油站加油,因害怕明火引燃汽油,张某在进入加油站前将正在吸的烟掐灭,在确保无危险后,将烟头放入小轿车烟灰缸内并驶入加油站。恰遇加油站中油罐车卸油,需暂时等待一段时间,张某随即将车停在加油枪旁边熄火并下车围观。此时接到公司电话,于是张某边打电话,边在小轿车旁围观油罐车卸油。根据危险源辨识要求,上述事件中,属于危险源的有()。【多选题】
A.油罐车
B.烟头
C.烟灰缸
D.打手机
E.小轿车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油罐车属于第一类危险源,加油站中拨打手机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属于第二类危险源。【知识点】危险源【考点】危险源分类【难易程度】中等【】
4、某建筑施工工地依据相关要求和规范,组织制定、实施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下列措施中,属于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是( )。【单选题】
A.建材仓库按要求配备灭火器
B.从业人员配备合格的安全帽
C.升降机设置上、下极限限位装置
D.施工现场安装监控摄像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是指为了防止事故发生。采取的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的技术措施。(1)消除危险源。消除系统中的危险源,可以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人们往往首先选择危险性较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以消除的危险源,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如减少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防止能量蓄积,安全地释放能量等。(3)隔离,隔离是一种常用的控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安全技术措施。采取隔离技术,既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也可以防止事故的扩大,减少事故的损失。(4)故障-安全设计。在系统,设备,设施的一部分发生故障或破坏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也能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称为故障一安全设计。 通过设计,使得系统,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或事故时处于低能状态,防止能量的意外释放。(5)减少故障和失误。通过增加安全系数、增加可靠性或设置安全监控系统等来减轻物的不安全状态,减少物的故障或事故的发生.故选项C符合题意。【知识点】安全技术措施【考点】安全技术措施的类别【难易程度】中等【】
5、事故应急救援响应程序按过程可分为接特、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几个过程,下列关于事故应急救援响应程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应急资源调配属于应急启动
B.人员救助属于救援行动
C.现场清理属于应急恢复
D.总结评审属于应急恢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总结评审属于应急结束。【知识点】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构建【考点】事故应急救援响应程序【考察方向】概念释义【难易程度】易【】
6、企业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生产经营实际,以生产经营单位名义起草制定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范性文件。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的原则的是( )。【单选题】
A.主要负责人负责的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多样化原则
D.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的原则(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2)主要负责人负责的原则(3)系统性原则(4)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 【知识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考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的原则【难易程度】中等【】
7、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大类。下列关于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地面湿滑、安全通道狭窄、料口围栏缺陷属于环境因素,岩体滑动、通风气流紊乱属于物的因素
B.地面湿滑、安全通道狭窄、通风气流紊乱属于物的因素,岩体滑动、料口围栏缺陷属于管理因素
C.地面湿滑、岩体滑动、通风气流紊乱、安全通道狭窄、料口围栏缺陷属于物的因素
D.地面湿滑、岩体滑动、通风气流紊乱、安全通道狭窄、料口围栏缺陷属于环境因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人的因素包括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和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物的因素包括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管理因素包括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不健全;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不完善或未落实;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或未落实;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应急管理缺陷;其他管理因素缺陷。“地面湿滑”、“安全通道狭窄”、“料口围栏缺陷”属于环境因素。“岩体滑动”、“通风气流紊乱”属于物的因素。【知识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考点】危险、有害因素分类【难易程度】中等【】
8、应急演练组织单位应当组织演练评估。下列属于演练评估主要内容的有( )【多选题】
A.演练的执行情况
B.应急演练主要步骤
C.指挥协调和应急联动情况
D.预案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E.演练所用设备装备的适用性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应急演练的评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应急演练组织单位应当组织演练评估,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演练的执行情况,预案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指挥协调和应急联动情况,应急人员的处置情况,演练所用设备装备的适用性。对完善预案、应急准备、应急机制、应急措施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等。鼓励委托第三方进行演练评估。【知识点】应急演练【考点】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难易程度】中等【】
9、某工厂在提高职工安全系统素质的培训过程中,提出“我厂危险源比较多,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所以宁可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彻底消除几种选定的危险”的观点,该观点符合事故致因理论的( )。【单选题】
A.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B.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C.系统安全理论
D.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系统安全理论的主要观点 (1)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改变了人们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的故障在事故致因中作用的传统观念,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 (2)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都潜伏着危险因素。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能够造成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称做危险源,来自某种危险源的造成人员伤害或物质损失的可能性叫做危险。危险源是一些可能出问题的事物或环境因素,而危险表征潜在的危险源造成伤害或损失的机会,可以用概率来衡量。 (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应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消除几种选定的危险。 (4)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有时不能完全认识危险源和危险,即使认识了现有的危险源,随着技术的进步义会产生新的危险源。受技术、资金、劳动力等冈素的限制,对于认识了的危险源也不可能完全根除,因此,只能把危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即可接受的危险。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万一发生事故,把伤害和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上。【知识点】事故致因原理【考点】系统安全理论【难易程度】中等【】
10、某石化厂改扩建项目的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单选题】
A.预算
B.概算
C.决算
D.结算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知识点】安全生产投入【考点】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和管理【难易程度】中等【】
2023-06-07
2023-06-07
2023-06-07
2023-06-07
2023-06-07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