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师职业资格
报考指南 考试报名 准考证打印 成绩查询 考试题库

重置密码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注册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当前位置: 首页 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 税法Ⅱ 章节练习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 备考资料 正文
2024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税法Ⅱ》章节练习题精选0402
帮考网校 2024-04-02 09:36
0 浏览 · 0 收藏

2024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税法Ⅱ》考试共64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客观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第四章 印花税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以下关于印花税的表述正确的有( )。【多选题】

A.印花税票面金额以人民币为单位,根据票面金额大小,有9种情形

B.营业账簿和权利许可证照统一实行按件贴花每件5元

C.具有合同性质的票据和单据,均应视为应税凭证按规定贴花

D.在应纳税凭证书立或领受时即行贴花完税,遇特殊情况,也可延至凭证生效日期贴花

E.对国家政策性银行记载资金的账簿,一次贴花数额较大,难以承担的,经当地税务机关核准,可在5年内分次贴足印花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选项B,营业账簿中记载资金的账簿不实行按件贴花,而是实行按金额比例贴花;选项D,在应纳税凭证书立或领受时即行贴花完税,不得延至凭证生效日期贴花;选项E,应该是在3年内分次贴足印花。

2、下列关于印花税征收管理规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多选题】

A.按期汇总缴纳印花税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B.凡多贴印花税票者,不可申请退税,但可申请下期抵扣

C.纳税人购买了印花税票不等于履行了纳税义务,只有在将印花税票贴在应税凭证上后,才算完成了纳税义务

D.印花税一般实行就地纳税,但对于全国性商品物资订货会上所签订的合同应纳的印花税,应由纳税人回其所在地后及时办理贴花完税手续

E.已贴用的印花税票揭下重用造成未缴或少缴印花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D、E

答案解析:按期汇总缴纳印花税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个月;凡多贴印花税票者,不得申请退税或者抵扣;纳税人购买了印花税票不等于履行了纳税义务,只有在将印花税票贴在应税凭证上并即行注销后,才完成纳税义务。

3、某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8月开业,注册资金220万元,当年发生经济活动如下:(1)领受工商营业执照、房屋产权证、卫生许可证各一份;建账时共设9个账簿,其中资金账簿中记载实收资本220万元。(2)向某汽车租赁公司租赁大货车10辆,合同中约定:每辆大货车月租金3000元,但租期未定。根据上述事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

A.工商营业执照不征收印花税

B.卫生许可证不征收印花税

C.汽车租赁合同暂不贴花

D.高新技术企业应纳印花税1155元

E.高新技术企业应纳印花税1145元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工商营业执照、房屋产权证应按照5元贴花,卫生许可证不属于印花税的征税范围;汽车租赁合同,先按5元定额贴花,待以后结算时,补贴印花。高新技术企业应缴纳的印花税=2×5+8×5+2200000×0.5‰+5=1155(元)

4、已贴用的印花税票揭下重用造成未缴或少缴印花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 )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责任。【单选题】

A.50%以上3倍以下,民事

B.50%以上5倍以下,刑事

C.30%以上3倍以下,民事

D.30%以上5倍以下,刑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已贴用的印花税票揭下重用造成未缴或少缴印花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甲制衣公司受托加工制作时尚服装,双方签订的承揽合同中分别注明加工费 50000 元,委托方提供价值 300000元的主要材料,受托方提供价值 1000 元的辅助材料。同时甲公司受某学校的委托为其定做一批校服,合同载明原材料价值 800000 元由甲公司提供,学校另支付加工费 400000元。为了生产高档服装,甲公司从南方购进一批高档毛料,委托某物流公司负责运输。双方签订了运输保管合同,合同中约定运输费 30000 元、保管费 10000元.上述金额均不含增值税,则甲公司就上述业务应缴纳印花税() 元。( 已知: 买卖合同、承揽合同、运输合同印花税税率为 0.3%o‰,保管合同印花税税率为 1‰)【单选题】

A.420

B.419

C.442

D.394.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甲公司应缴纳印花税 = (50000+1000) x 0.3‰+800000×0.3‰+400000 x0.3‰+30000×0.3‰+10000×1‰=394.3(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service@bkw.cn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测一测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免费测试,不要错过机会
提交
互动交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免费为您解答,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给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班主任联系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