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5年期货从业资格考试《期货投资分析》考试共100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判断题和客观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假设目前白银价格为每盎司80元,存储成本为每盎司每年2元,每3个月初预付一次,所有期限的无风险连续复利率均为5%,则9个月后交割的白银期货的价格为每盎司()元。【单选题】
A.83.52
B.84.59
C.85.34
D.87.1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每3个月初预付一次,则每次支付储存成本每盎司2/4=0.5元;9个月储藏成本的现值为:;则白银期货价格为: 选项B正确。
2、若保险期初,玉米现货市场价格为1780元/吨,保险到期日,C1901收盘价为1785元/吨,现货价格较投保期初下跌了30元/吨,则合作社每吨玉米的实际收入为()元/吨。【客观案例题】
A.1715
B.1765
C.1750
D.175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合作社每吨玉米的实际收入=现货市场收入+保险公司赔付差额收入-保费=(1780-30) +(1800-1785)-(50-40)=1755元/吨。选项D正确。
3、在进行利率互换后,A公司()。【客观案例题】
A.对其面临的利率风险进行了对冲
B.仍面临利率风险
C.失去了利率下跌的潜在收益
D.仍然保留了利率下跌的潜在收益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进行利率互换后,A公司面临的利率风险被规避,但同时失去了利率下降的潜在收益。选项AC正确。
4、根据指数化投资策略原理,建立合成指数基金的方法有()。【客观案例题】
A.国债期货合约+股票组合+股指期货合约
B.国债期货合约+股指期货合约
C.现金储备+股指期货合约
D.现金储备+股票组合+股指期货合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合成指数基金,是利用买卖股指期货和固定收益债券来构造一个和目标市场指数相同或高于市场指数表现的组合,从而极大地降低了传统投资模式所面临的交易成本及指数跟踪误差。合成指数基金可以通过保持现金储备与购买股指期货合约来建立。选项C正确。
5、量化交易是定量化的方法,其优点包括()。【多选题】
A.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
B.排除了人类主观情绪的影响,具有更严格的自律性
C.追踪趋势方向交易,确保不错过每个顺势人市或逆势出场机会
D.解除人类繁琐的交易工作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量化交易的优点:(1)排除了人类主观情绪的影响,具有更严格的自律性;(2)解除人类繁琐的交易工作;(3)追踪趋势方向交易,确保不错过每个顺势人市或逆势出场机会;(4)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选项ABCD正确。
6、季节性图表法中的上涨年数百分比的缺陷是()。【单选题】
A.没有考虑时间周期
B.无法识别涨跌月份
C.没有考虑涨跌幅度
D.只能识别上涨月份而对下跌月份的判断不明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季节性图表法中的上涨年数百分比的意义很直观,但该指标的缺陷是没有考虑涨跌幅度。选项C正确。
7、若投资者短期内看空市场,则可以在期货市场上()等权益类衍生品。【单选题】
A.卖空股指期货
B.买入股指期货
C.买入国债期货
D.卖空国债期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投资者短期内看空市场或某行业板块,则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卖空股指期货等权益类衍生品。选项A正确;而选项CD中,国债期货属于利率类衍生品。
8、假如合约到期时铜期货价格上涨到70000元/吨,那么金融机构亏损约()亿元。【客观案例题】
A.1.15
B.1.385
C.1.5
D.3.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合约到期时,铜期货价格上涨到70000元/吨,高于基准价格,则金融机构应支付给该线缆企业:合约规模×(结算价格-基准价格)=5000×(70000-40000)=150000000元,此外金融机构最初获得了1150万元现金收入,金融机构亏损约为:1.5亿-0.115亿=1.385亿元。选项B正确。
9、Alpha策略是寻找一个具有高额、稳定、积极收益的投资组合,通过卖出股指期货,使得组合的β值在投资全过程中一直保持为()。【单选题】
A.0
B.-1
C.+1
D.>0或<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阿尔法策略是寻找一个具有高额、稳定、积极收益的投资组合,通过卖出相对应的股指期货来对冲该投资组合的市场风险(系统性风险),使组合的β值在投资全过程中一直保持为0,从而获得与市场相关性较低的积极风险收益阿尔法。选项A正确。
10、进行成本利润分析时,要充分考虑的因素包括()。【多选题】
A.产业链的上下游
B.副产品价格
C.替代品价格
D.时间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进行成本利润分析,要充分考虑到产业链的上下游、副产品价格、替代品价格和时间等一系列因素。选项ABCD正确。
2020-06-04
2020-06-04
2020-06-04
2020-06-04
2020-06-01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