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3年MBA考试《逻辑》考试共30题,分为逻辑推理。小编为您整理第六章 归纳、概括和典型论证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精神与免疫系统已被证明是密切相关的。科学家们一致发现做好事有益于一个人的免疫系统,能产生抵抗感染所需的白细胞的骨髓和脾脏与大脑之间都被神经束连接起来。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些白细胞的活性可被有益的化学物质所激励,这些有益化学物质是由于高尚行为而被大脑产生的。上面的陈述如果正确,支持下面哪个观点()。【逻辑推理】
A.做好事必须出自无私的动机
B.缺乏高尚情操是许多严重疾病的起因
C.高尚行为可以被大脑中出现和缺乏某种化学物质所控制
D.高尚情操有益于个人利益
E.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一直很高尚,那么他的白细胞的数量就会急剧地增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因为“做好事”有益于“一个人的免疫系统”,这“对于个人在健康上是有益的”。所以,高尚情操有益于个人利益。
2、某社会学家认为:每个企业都力图降低生产成本,以便增加企业的利润,但不是所有降低生产成本的努力都对企业有利,如有的企业减少对职工社会保险的购买,暂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从长远看是得不偿失,这会对职工的利益造成损害,减少职工的归属感,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以下哪项最能准确表达上述社会学家陈述的结论()。【逻辑推理】
A.如果一项措施能够提高企业的利润,但不提高职工的福利,此项措施是不值得提倡的
B.企业采取降低生产成本的某些措施对企业的发展不一定总是有益的
C.只有当企业职工和企业家的利益一致时,企业采取的措施才是对企业发展有益的
D.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努力需要从企业整体利益的角度进行综合考虑
E.减少对职工社保的购买会损害职工的切身利益,对企业也没有好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某社会学家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但不是所有降低生产成本的努力都对企业有利”,“但”表示转折,转折以后是其观点。观点之后关于职工社会保险的叙述是对该观点的具体例证,因此答案只能选B。
3、对某高校本科生的某项调查统计发现:在因成绩优异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文科专业学生中,女生占70%。由此可见,该校本科文科专业的女生比男生优秀。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最有力地削弱上述结论()。【逻辑推理】
A.在该校本科文科专业学生中,女生占30%以上
B.在该校本科文科专业学生中,女生占30%以下
C.在该校本科文科专业学生中,男生占30%以下
D.在该校本科文科专业学生中,女生占70%以下
E.在该校本科文科专业学生中,男生占70%以上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从“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文科专业学生中,女生占70%”要得到“本科文科专业的女生比男生优秀”,必须假设“本科文科专业学生中,女生比例低于70%,或者是男生比例高于30%”,否则论证被削弱,即C选项是正确答案。
4、近期流感肆虐,一般流感患者可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虽然并不是所有流感患者均需接受达菲等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但不少医生仍强烈建议老人、儿童等易出现严重症状的患者用药。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假()。I.有些流感患者需接受达菲等抗病毒药物的治疗;Ⅱ.并非有的流感患者不需接受抗病毒药物的治疗;Ⅲ.老人、儿童等易出现严重症状的患者不需要用药。【逻辑推理】
A.仅I
B.仅Ⅱ
C.仅Ⅲ
D.仅I、Ⅱ
E.仅Ⅱ、Ⅲ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已知条件是“有些流感患者不需要接受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所以仅Ⅱ与已知矛盾为假,答案选B。那么为什么不选Ⅲ?“医生建议老人、儿童用药”为真,并不表示医生建议的内容是真的。
5、一高中英语教师在最近一次试验中,把一些真正的、通常使用的格言散置于几个他自己编造的、无意义的听起来像格言的句子之中。接着他让学生们对所有列出的句子进行评价。学生们普遍都认为伪造的格言与真正的格言一样地具有哲理和含意。这个老师于是就推论出格言之所以得到了格言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他们经常被使用,而不是因为它们具有内在的哲理。下面哪一点如果正确的话,最能质疑那个老师的结论()。【逻辑推理】
A.有些格言使用的频率比其他格言的高
B.在所列出的句子中真正的格言的数量比伪造的格言的多
C.格言型的句子与听起来像格言的句子具有不同的风格
D.一些学生以一种方式来考虑一个句子,另一些学生会以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考虑它
E.那些被选择作为评价者的学生,缺乏判断句子哲理性的经验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老师让学生进行格言的评价,并且以学生评价结果来说明格言的特点,这属于调查论证。调查对象是学生,这些学生是否具有代表性?选项E说明“学生不具有能够理解、判断格言的经验”,削弱了上述调查论证。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