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考试
报考指南考试报名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考试题库

重置密码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注册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当前位置: 首页MBA考试逻辑历年真题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MBA考试备考资料正文
2022年MBA考试《逻辑》历年真题精选1106
帮考网校2022-11-06 15:13
8 浏览 · 0 收藏

2022年MBA考试《逻辑》考试共30题,分为逻辑推理。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由于含糖饮料的卡路里含量高,容易导致肥胖,因此无糖饮料开始流行,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查,李教授认为:无糖饮料尽管卡路里含量低,但并不意味它不会导致体重增加,因为无糖饮料可能导致人们对于甜食的高度偏爱,这意味着可能食用更多的含糖类食物。而且无糖饮料几乎没什么营养,喝得过多就限制了其它健康饮品的摄入,比如茶和果汁等。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李教授的观点()。【逻辑推理】

A.茶是中国的传统饮料,长期饮用有益健康

B.有些瘦子也爱喝无糖饮料

C.有些胖子爱吃甜食

D.不少胖子向医生报告他们常喝无糖饮料

E.喝无糖饮料的人很少进行健身运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李教授的观点是:无糖饮料并不意味着他不会导致体重的增加。D用具体事例支持了李教授的观点。A、C为无关项。B项能削弱,但“有些”这词太弱。E为无关项,喝无糖饮料的人很少进行健身运动,这样的话肥胖是因为缺少健身而与喝不喝饮料无关。

2、按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7年的统计,挪威是世界上居民生活质量最高的国家,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名列前茅。如果统计1990年以来生活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发达国家则落后了,至少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统计的116个国家中,17年来,非洲东南部国家莫桑比克的生活质量提高最快,2007年其生活质量指数比1990年提高了50%,很多非洲国家取得了和莫桑比克类似的成就。作为世界上最受瞩目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生活质量指数在过去17年中也提高了27%。以下哪项可以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中得出()。【逻辑推理】

A.2007年,发展中国家的生活质量指数都低于西方国家

B.2007年,莫桑比克的生活质量指数不高于中国

C.2006年,日本的生活质量指数不高于中国

D.2006年,莫桑比克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快于非洲其他各国

E.2007年,挪威的生活质量指数高于非洲各国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题干已告诉我们,2007年挪威是世界上居民生活质量最高的国家。所以可得出,2007年挪威的生活质量指数高于非洲各国。

3、在恐龙灭绝6500万年后的今天,地球正面临着又一次物种大规模灭绝的危机。截至上个世纪末,全球大约有20%的物种灭绝。现在,大熊猫、西伯利亚虎、北美玳瑁、巴西红木等许多珍稀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有三位学者对此作了预测:学者一:如果大熊猫灭绝,则西伯利亚虎也将灭绝;学者二:如果北美玳瑁灭绝,则巴西红木不会灭绝;学者三:或者北美玳瑁灭绝,或者西伯利亚虎不会灭绝。如果三位学者的预测都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假()。【逻辑推理】

A.大熊猫和北美玳瑁都将灭绝

B.巴西红木将灭绝,西伯利亚虎不会灭绝

C.大熊猫和巴西红木都将灭绝

D.大熊猫将灭绝,巴西红木不会灭绝

E.巴西红木将灭绝,大熊猫不会灭绝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由学者三否定一个选言,肯定另一选言得到如果北美玳瑁不灭绝,那么西伯利亚虎不会灭绝。再和学者二进行二难推理得到:巴西红木不会灭绝或者西伯利亚虎不会灭绝,如果C正确,则有巴西红木会灭绝且西伯利亚虎会灭绝,所以C项一定为假。

4、巴斯德认为,空气中的微生物浓度与环境状况、气流运动和海拔高度有关。他在山上的不同高度分别打开装着煮过的培养液的子,发现海拔越来越高,培养液被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越小。在山顶上,20个装了培养液的瓶子,只有1个长出了微生物。普歇另用干草浸液做材料重复了巴斯德的实验,却得出不同的结果:即使在海拔很高的地方,所有装了培养液的瓶子都很快长出了微生物。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普歇和巴斯德实验所得到的不同结果()。【逻辑推理】

A.只要有氧气的刺激,微生物就会从培养液中自发地生长出来

B.培养液在加热消毒、密封、冷却的过程中会被外界细菌污染

C.普歇和巴斯德的实验设计都不够严密

D.干草浸液中含有一种耐高温的枯草杆菌,培养液一旦冷却,枯草杆菌的孢子就会复活,迅速繁殖

E.普歇和巴斯德都认为,虽然他们用的实验材料不同,但是经过煮沸,细菌都能被有效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题中说明两个人做的是同一个实验,却得出不同的结果,要求解释得到不同结果的原因。A、B、C、E说的都是两种实验的相同之处,没有任何解释结果的不同,可直接排除;发现两个人用的溶液不同,选D。

5、张教授的所有初中同学都不是博士,通过张教授而认识其哲学研究所同事的都是博士;张教授的一个初中同学通过张教授认识了王研究员。以下哪项能作为结论从上述中推出()。【逻辑推理】

A.王研究员是张教授的哲学研究所同事

B.王研究员不是张教授的哲学研究所同事

C.王研究员是博士

D.王研究员不是博士

E.研究员不是张教授的初中同学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题干条件可话为(1)如果是张教授初中同学,则不是博士。(2)如果一个人通过张教授认识且认识的是其哲学研究生同事,那么这个人是博士。(3)张教授的一个初中同学通过张教授认识了王研究员。根据(1)和(3)可知:张教授这个初中同学不是博士。再结合(2),可推知王研究员不是通过张教授认识的,或王研究院不是哲学研究生同事。又根据(3)王研究员是通过张教授认识的,可推出王研究员不是哲学研究所的同事。

6、某教育专家认为:“男孩危机”是指男孩调皮捣蛋、胆小怕事、学习成绩不如女孩好等现象。近些年,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儿童教育专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位专家在列出一系列统计数据后,提出了“今日男孩为什么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全面落后于同年龄阶段的女孩”的疑问,这无疑加剧了无数男孩家长的焦虑。该专家通过分析指出,恰恰是家庭和学校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导致了“男孩危机”现象。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该专家的观点提出质疑()。【逻辑推理】

A.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过度呵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男孩发散思维的拓展和冒险性格的养成

B.现在的男孩比以前的男孩在女孩面前更喜欢表现出“绅士”的一面

C.男孩在发展潜能方面要优于女孩,大学毕业后他们更容易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D.在家庭、学校教育中,女性充当了主要角色

E.现代社会游戏泛滥,男孩天性比女孩更喜欢游戏,这耗去了他们大量的精力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要求质疑的观点是:家庭和学校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导致了“男孩危机”现象。A项有所加强。B、C和D项不相干。E项如果为真,则把“男孩危机”现象产生的原因归结为“现代社会游戏泛滥,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法无关”,故能对专家的观点:家庭和学校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导致了“男孩危机”现象构成严重质疑。

7、在一次围棋比赛中,参赛选手陈华不时地挤捏指关节,发出声响干扰了对手的思考。在比赛封盘间歇时,裁判警告陈华,如果再次在比赛中挤捏指关节并发出声响,将判其违规。对此,陈华反驳说,他挤捏指关节是习惯性动作,并不是故意的,因此,不应被判违规。以下哪项如果成立,最能支持陈华对裁判的反驳()。【逻辑推理】

A.在此次比赛中,对手不时打开、合拢折扇,发出的声响干扰了陈华的思考

B.在围棋比赛中,只有选手的故意行为,才能成为判罚的根据

C.在此次比赛中,对手本人并没有对陈华的干扰提出抗议

D.陈华一向恃才傲物,该裁判对其早有不满

E.如果陈华为人诚实、从不说谎,那么他就不应该被判违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陈华的反驳:“我挤捏指关节是习惯性动作,并不是故意的,因此,不应被判违规。”论点:不应被判违规。论据:我挤捏指关节是习惯性动作,并不是故意的。逻辑关系:不是故意的就不能判违规。即只有故意行为才能判违规。B项是从逻辑关系方面进行支持,较强。A、C、D、E为无关项。

8、统计数字表明,近年来,民用航空飞机的安全性有很大提高。例如,某国2008年每飞行100万次发生恶性事故的次数为0.2次,而1989年为1.4次。从这些年的统计数字看,民用航空恶性事故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由此看出,乘飞机出行越来越安全。以下哪项不能加强上述结论()。【逻辑推理】

A.近年来,飞机事故中死里逃生的几率比以前提高了

B.各大航空公司越来越注意对机组人员的安全培训

C.民用航空的空中交通控制系统更加完善

D.避免“机鸟互撞”的技术与措施日臻完善

E.虽然飞机坠毁很可怕,但从统计数字上讲,驾车仍然要危险得多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题干根据 2008年比1989年发生恶性事件的概率降低,推出出乘飞机出行越来越安全。A、B、C、D项均直接支持了题干。而E项乘飞机越来越安全,是自己与自己比,与驾车无关。

9、一些城市,由于作息时间比较统一,加上机动车太多,很容易造成交通早高峰和晚高峰,市民们在高峰时间上下班很不容易,为了缓解人们上下班时间的交通压力,某政府顾问提议采取不同时间段上下班制度,即不同单位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上下班。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可能是该顾问的提议无法取得预期效果()。【逻辑推理】

A.有些上班时间段与员工的用餐时间冲突。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规律,从而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B.许多上班时间段与员工的正常作息时间不协调,他们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来调整适应,这段时间的工作效率难以保证

C.许多单位的大部分工作通常需要员工们在一起讨论,集体合作才能完成

D.该城市机动车数量持续增加,即使不在早晚高峰期,交通拥堵也时有发生

E.有些单位员工的住处与单位非常近,步行即可上下班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题干是某顾问的目的是为了缓解人们上下班时间的交通压力,建议采取不同单位在不同时间段上班。选项D说明,即使采取了错开上下班时间的措施避开早高峰和晚高峰,交通拥堵仍然会经常发生。A、B、C为无关项,都与政府顾问的提议无关。

10、随着文化知识越来越重要,人们花在读书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文人学子中近视患者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即便在城里工人、乡镇农民中,也能看到不少人戴近视眼镜。然而,在中国古代很少发现患有近视的文人学子,更别说普通老百姓了。以下除哪项外,均可以解释上述现象()。【逻辑推理】

A.古时候,只有家庭条件好或者有地位的人才读得起书:即便读书,用在读书上的时间也很少,那种头悬梁、锥刺骨的读书人更是凤毛麟角

B.古时交通工具不发达,出行主要靠步行,骑马,足量的运动对于预防近视有一定的作用

C.古人生活节奏慢,不用担心交通安全,所以即使患了近视,其危害也非常小

D.古代自然科学不发达,那时学生读的书很少,主要是四书五经,一本《论语》要读好几年

E.古人书写用的是毛笔,眼睛和字的距离比较远,写的字也相对大些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题干要求解释为什么现代人比古代人患近视的多,A、B、D、E均说明了为什么古代人不容易患近视,均解释了题干。C项说明古代人患近视后危害小,并不能解释题干的现象。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service@bkw.cn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MBA考试百宝箱离考试时间363天
学习资料免费领取
免费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测一测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免费测试,不要错过机会
提交
互动交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免费为您解答,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给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班主任联系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