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2年MBA考试《逻辑》考试共30题,分为逻辑推理。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赵默是一位优秀的企业家,因为一个人既拥有国内外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的工作经历,又有担任项目负责人的管理经验,那么他就能成为一位优秀的企业家。以下哪项与上述论证最为相似()。【逻辑推理】
A.李然是信息技术领域的杰出人才。因为一个人不具有前瞻性目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思维,就不能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杰出人才
B.袁青是一位好作家。因为好作家都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
C.青年是企业发展的未来,因此,企业只有激发青年的青春力量,才能促其早日成才
D.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因为如果不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就不能提升员工的岗位技能,也不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E.风云企业具有凝聚力,因为一个企业能引导和帮助员工树立目标,提升能力,就能使企业具有凝聚力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推理形式类似题。题干的推理形式为:A且B→C,所以C。选项中只有E项符合这个推理形式,故选E
2、颜子、曾寅、孟申、荀辰申请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建设项目。根据规定,该项目的主持人只能有一名,且在上述4位申请者中产生:包括主持人在内,项目组成员不能超过两位。另外,各位申请者在申请答辩时做出如下陈述:(1)颜子:如果我成为主持人,将邀请曾寅或荀辰作为项目组成员;(2)曾寅:如果我成为主持人,将邀请颜子或孟申作为项目组成员;(3)荀辰:只有颜子成为项目组成员,我才能成为主持人。(4)孟申:只有荀辰或颜子成为项目组成员,我才能成为主持人。假定4人陈述都为真,关于项目组成员的组合,以下哪项是不可能的()。【逻辑推理】
A.孟申、曾寅
B.荀辰、孟申
C.曾寅、荀辰
D.颜子、孟申
E.颜子、荀辰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排列组合题型,将选项逐一带回题干进行检验即可。
3、很多成年人对于儿时熟悉的《唐诗三百首》中的许多名诗,常常仅记得几句名句,而不知诗作者或诗名。甲校中文系硕士生只有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人数相等。统计发现,一年级学生都能把该书中的名句与诗句及其作者对应起来;二年级2/3的学生能把该书中的名句与作者对应起来;三年级1/3的学生不能把该书中的名句与诗名对应起来。根据上述信息,关于该校中文系硕士生,可以得出以下哪项()。【逻辑推理】
A.1/3以上的一、二年级学生不能把该书中的名句与作者对应起来
B.1/3以上的硕士生不能将该书中的名句与诗名或作者对应起来
C.大部分硕士生能把将书中的名句与诗名及其作者对应起来
D.2/3以上的一、三年级学生能把该书中的名句与诗名对应起来
E.2/3以上的一、二年级学生不能把该书中的名句与诗名对应起来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结论题。题干三个信息点:1、一年级能对上名句与诗名及作者;2、二年级三分之二能对上名句与作者;3、三年级三分之一不能对上名句与诗名。由1+3得出D。
4、研究者调查了一组大学毕业即从事有规律的工作正好满8年的白领,发现他们的体重比刚毕业时平均增加了8公斤。研究者由此得出结论,有规律的工作会增加人们的体重。关于上述结论的正确性,需要询问的关键问题是以下哪项()。【逻辑推理】
A.和该组调查对象其他情况相仿且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同样8年中体重有怎样的变化
B.该组调查对象的体重在8年后是否会继续增加
C.为什么调查关注的时间段是对象在毕业工作后8年,而不是7年或者9年
D.该组调查对象中男性和女性的体重增加是否有较大差异
E.和该组调查对象其他情况相仿但没有从事有规律工作的人,在同样的8年中体重有怎样的变化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论证认为体重增加的原因是“有规律的工作”,显然,“其他情况相似但是不从事有规律工作的人体重是否增加”是关键,所以E选项作为对照,是正确答案。
5、张立是一位单身白领,工作5年积累了一笔存款,由于该笔存款金额尚不足以购房,他考虑将其暂时分散投资到股票、黄金、基金、国债和外汇等5个方面。该笔存款的投资需要满足如下条件:(1)如果黄金投资比例高于1/2,则剩余部分投入国债和股票;(2)如果股票投资比例低于1/3,则剩余部分不能投入外汇或国债;(3)如果外汇投资比例低于1/4,则剩余部分投入基金或黄金;(4)国债投资比例不能低于1/6。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逻辑推理】
A.国债投资比例高于1/2
B.外汇投资比例不低于1/3
C.股票投资比例不低于1/4
D.黄金投资比例不低于1/5
E.基金投资比例不低于1/6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假言命题。代入验证可得为E。
6、颜子、曾寅、孟申、荀辰申请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建设项目。根据规定,该项目的主持人只能有一名,且在上述4位申请者中产生:包括主持人在内,项目组成员不能超过两位。另外,各位申请者在申请答辩时作出如下陈述:(1)颜子:如果我成为主持人,将邀请曾寅或荀辰作为项目组成员;(2)曾寅:如果我成为主持人,将邀请颜子或孟申作为项目组成员;(3)荀辰:只有颜子成为项目组成员,我才能成为主持人;(4)孟申:只有荀辰或颜子成为项目组成员,我才能成为主持人。假定4人陈述都为真,关于项目组成员的组合,以下哪项是不可能的()。【逻辑推理】
A.孟申、曾寅
B.荀辰、孟申
C.曾寅、荀辰
D.颜子、孟申
E.颜子、荀辰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将各个选项代入验证,并且将选项中某个人作为主持人,寻找与已知条件相对应的关于项目主持人的假言判断,例如A选项,当曾寅是主持人时,根据条件(2),孟申是项目组成员,合乎题意,可能。所以只有C选项,不管曾寅还是荀辰是主持人都不符合要求,所以C选项不可能,是正确答案。
7、任何结果都不可能凭空出现,它们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任何背后有原因的事物可以被人认识,而可以被人认识的事物都必然不是毫无规律的。根据以上陈述,以下哪项为假()。【逻辑推理】
A.任何结果都可以被人认识
B.任何结果出现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
C.可以被人认识的事物,必然有规律
D.那些可以被人认识的事物必然有规律
E.人有可能认识所有事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三段论+假言命题。任何结果→有原因→被认识→不是毫无规律的,选择假的命题,我们能得到的结论是所有结果都不是毫无规律的,所以为假的就是C。
8、研究者调查了一组大学毕业即从事有规律的工作正好满8年的白领,发现他们的体重比刚毕业时平均增加了8公斤。研究者由此得出结论,有规律的工作会增加人们的体重。关于上述结论的正确性,需要询问的关键问题是以下哪项()。【逻辑推理】
A.和该组调查对象其他情况相仿且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同样的8年终体重有怎样的变化
B.该组调查对象的体重在8年是否会继续增加
C.为什么调查关注的时间段是对象在毕业工作8年,而不是7年或者9年
D.该组调查对象中的男性和女性的体重增加是否有较大差异
E.和该组调查对象其他情况相仿但没有从事有规律工作的人,在同样的8年终体重有怎样的变化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评价题,采用求异的思路,设置有规律工作的人和没有规律工作的人的对照。
9、某影城将在“十一”黄金周7天(周一至周日)放映14部电影,其中有5部科幻片,3部警匪片,3部武侠片,2部战争片,1部爱情片。限于条件,影城每天放映两部电影,已知:(1)除科幻片安排在周四外,其余6天每天放映的两部电影都属于不同的类型;(2)爱情片安排在周日;(3)科幻片或武侠片没有安排在同一天;(4)警匪片和战争片没有安排在同一天。根据以上信息,如果同类影片放映日期连续,则周六可以放映的电影是哪项()。【逻辑推理】
A.科幻片和警匪片
B.武侠片和警匪片
C.科幻片和战争片
D.科幻片和武侠片
E.警匪片和战争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由于要求同类影片放映日期连续,所以三部警匪片只能排在周一、二、三放映;战争片只能周五、六放映;注意武侠片和科幻片的放映日期可以对调,所以周六可以放映战争片和科幻片,也可以放映战争片和武侠片。故答案选C。
10、离家300米的学校不能上,却被安排到2公里以外的学校就读,某市一位适龄儿童在上小学时就遇到了所在区教育局这样的安排,而这一安排是区教育局根据儿童户籍所在施教区做出的。根据该市教育局规定的“就近入学”原则,儿童家长将区教育局告上法院,要求撤销原来安排,让其孩子就近入学,法院对此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原告请求。下列哪项最可能是法院判决的合理依据()。【逻辑推理】
A.“就近入学”不是“最近入学”,不能将入学儿童户籍地和学校的直线距离作为划分施教区的唯一依据
B.按照特定的地理要素划分,施教区中的每所小学不一定就处于该施教区的中心位置
C.儿童入学研究应上哪一所学校不是让适龄儿童或其家长自主选择,而是要听从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安排
D.“就近入学”仅仅是一个需要遵循的总体原则,儿童具体入学安排还要根据特定的情况加以变通
E.该区教育局划分施教区的行政行为符合法律规定,而原告孩子户籍所在施教区的确需要去离家2公里外的学校就读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法院驳回上诉理由必须是合乎法律,E选项说教育主管部门的做法合乎法律。注意A是干扰选项,包括A选项的其他选项都与是否合乎法律无关,不能选。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