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资格
报考指南考试报名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考试题库

重置密码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注册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当前位置: 首页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刑法学历年真题正文
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刑法学》历年真题(2)
帮考网校2020-09-10 13:46
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刑法学》历年真题(2)

距离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小伙伴们复习的怎么样了?为了帮助大家顺利通过考试,今天帮考网分享了这门考试的历年真题,一起来看看吧!

1.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甲将被害人衣服点燃,被害人跳河灭火而溺亡。甲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B.乙在被害人住宅放火,被害人为救婴儿冲入宅内被烧死。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C.丙在高速路将被害人推下车,被害人被后面车辆轧死。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D.丁毁坏被害人面容,被害人感觉无法见人而自杀。丁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答案】D

【考点】因果关系

【解析】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目前我国司法实务中对因果关系的认定采用经过修正的“条件说”。修正的“条件说”认为,当一个行为或事实独立地导致了结果发生时,就应当将结果归责于该行为,而不能追溯至先前的条件。如果在介入独立的行为或事实导致结果发生时,则例外否定前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即中断因果关系。

发生因果关系的中断,通常是因为以下三类因素的介入:a.第三者的行为,b.被害人自身的行为,c.某种自然事件。在存在介入因素的情况下,先前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发生了中断,要考虑两条规则:

其一、介入因素和先前行为之间的关系是独立的还是从属的?如果是从属的,则先前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如果是独立的,则因果关系中断,介入因素才是危害结果的原因。

其二、介入因素本身的特点是异常的还是非异常?如果是非异常的,则先前行为是危害结果的原因。如果是异常的,则因果关系中断。是否异常,应当以一般人的标准进行判断,看其发生的概率是否具有相当性。

A项正确。若甲没有将被害人的衣服点燃,被害人就不会为灭火而跳入河中溺水身亡。并且,虽然从表面上看,是因为被害人自己的行为即跳水而导致死亡,但跳水是由于衣服被甲点燃火所导致的,并非被害人独立的行为,放在当时情形来看,也不是一种异常的行为,因此,被害人的跳水行为并不能中断因果关系,甲的行为与被害人死亡之间仍然被认为具有因果关系。

B项正确。倘若没有乙的放火行为,被害人就不会为抢救婴儿而冒死冲入宅内,也就不会被烧死。被害人冲入火中救人,并非一种独立、异常的行为,不中断因果关系。乙的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C项正确。丙在高速公路上将被害人推下车,使其处在一种高度危险的环境中,导致被害人被后面的车辆轧死。这是一种非异常的情形。介入的因素即后面的车轧死了被害人并不中断丙的推人行为与被害人死亡之间所存在的因果关系。

D项错误。虽然如果丁没有将被害人毁容,被害人就不会因此事而自杀。但从社会一般观念看来,被毁容通常不会导致被害人自杀,或者说因被毁容而自杀的属于小概率事件,因此,认为是被害人自己的行为导致了死亡的发生,丁的毁容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之间不认为具有因果关系。

以上就是今天的历年真题分享,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的试题信息,可以关注帮考网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频道的更新。最后,预祝大家在考试中一切顺利,考取自己理想的成绩!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service@bkw.cn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百宝箱
学习资料免费领取
免费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测一测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免费测试,不要错过机会
提交
互动交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免费为您解答,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给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班主任联系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