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5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以下兼证属慎服桂枝的清况是( )。【单选题】
A.兼见月经过多
B.兼见经寒痛经
C.兼见血滞经闭
D.兼见虚寒腹痛
E.兼见经寒月经不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桂枝的使用注意。桂枝的使用注意是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故温热病、阴虚阳盛及血热妄行诸出血证忌服,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故正确答案为A。
2、当归不具有的功效是( )。【单选题】
A.补血
B.润肠通便
C.活血
D.敛阴止汗
E.调经止痛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当归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选项D正确当选。
3、既能凉血止血,又能解毒敛疮的药是( )。【单选题】
A.大蓟
B.地榆
C.白茅根
D.侧柏叶
E.藕节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相似药物的功效。地榆的功效为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4、治血热痔疮出血、便血宜选用地榆配伍( )。【单选题】
A.蒲黄
B.三七
C.槐角
D.大蓟
E.小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地榆的配伍应用。地榆微寒,善清下焦血分之热而凉血止血,槐角微寒,善清大肠之火而凉血止血。两药相合,可治血热出血诸证,尤宜痔疮出血及便血。故正确答案为C。
5、炒炭与生用功异,炒炭善化瘀凉血而止血,生用善活血凉血而化瘀通经的药是( )。【单选题】
A.大蓟
B.白及
C.蒲黄
D.三七
E.茜草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茜草炒炭与生用的功效异同。茜草能凉血,祛瘀,止血,通经,炒炭善于化瘀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夹瘀之出血证,生用能活血凉血而化瘀通经,治血瘀有热之经闭痛经及跌打瘀肿。故正确答案为E。
6、能化痰软坚散结的药有( )。【多选题】
A.昆布
B.海藻
C.黄药子
D.瓦愣子
E.海蛤壳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本章共有六味药物具有化痰软坚散结的功效,分别是昆布、海藻、黄药子、瓦楞子、海蛤壳、海浮石,故选ABCDE。昆布、海藻兼利水消肿;黄药子兼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瓦楞子、海蛤壳均兼制酸止痛,瓦楞子又化瘀,海蛤壳又清热,利尿消肿;海浮石兼清热,通淋。
7、患者兼见音哑,拟在方中加用开音之品,宜选用的药物是( )。【单选题】
A.柴胡
B.葛根
C.蝉蜕
D.西河柳
E.牛蒡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蝉蜕的主治病证。蝉蜕的主治病证是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音哑咽痛等。故正确答案为C。
8、若患者呕吐较重,宜选用( )。【单选题】
A.半夏曲
B.清半夏
C.姜半夏
D.生半夏
E.竹沥半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半夏的用法。半夏的用法是法半夏长于燥湿;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清半夏长于化痰;竹沥半夏长于清热化痰。生半夏外用。故正确答案为C。
9、荆防颗粒除能解表散寒外,还能( )。【单选题】
A.祛痰止咳
B.化湿和中
C.理气和中
D.宽肠理气
E.祛风胜湿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荆防颗粒的功效。荆防颗粒具有解表散寒,祛风胜湿之功。故选E。
10、患者,女,45岁。近日心悸不安、气短乏力、胸部闷痛、失眠多梦、盗汗等。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心络瘀阻证,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单选题】
A.心可舒胶囊
B.通心络胶囊
C.诺迪康胶囊
D.参松养心胶囊
E.稳心颗粒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中成药的主治病证。参松养心胶囊、稳心颗粒均属于益气养阴活血剂,均可用于气阴两虚,心络瘀阻证,但前者还具有清心安神之功。心可舒胶囊属于活血行气剂,适用于气滞血瘀证;通心络胶囊、诺迪康胶囊属于益气活血剂,适用于气虚血瘀证。故选D。
执业中药师考试没有社保可以报考吗?:执业中药师考试没有社保可以报考吗?这个没有绝对性。需要看自己所在地区的要求,如果你所在省市需要提交社保,你无法提供,现场审核是无法通过的。有些地区一般需要提供社保证明的前提,都是非本地户籍考生才需要,也是为了限制异地报考等情况。所以具体都以当地出示的考试通知为主。
执业中药师考试可以异地考试吗?:执业中药师考试可以异地考试。根据往年考试规定,异地考试需办理转考手续。1. 考生向当地考试机构提出异地转考申请,需提交材料包括:个人申请一份(含有本人姓名,身份证号,考试名称,转入地所属省市名称,联系电话)和身份证复印件。2. 向地级市考试机构提交申请的,由地级市考试机构上报,开出证明后返回给市考试机构,由市考试机构发给考生。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