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2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白茅根的功效( )。【单选题】
A.凉血散瘀
B.温经止血
C.活血定痛
D.解毒敛疮
E.清热生津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白茅根功效: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选项E当选。
2、某女,28岁。患肺热咳嗽、咯痰不畅,咽喉肿痛,兼二便不利,宜选用的药物是( )。【单选题】
A.薄荷
B.蝉蜕
C.升麻
D.葛根
E.牛蒡子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牛蒡子的性能特点与主治病证。牛蒡子长于清解热毒与滑利二便。主治风热或热毒所致诸疾,兼二便不利者尤宜。牛蒡子的主治病证有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或肺热咳嗽、咯痰不畅,咽喉肿痛等。故正确答案为E。
3、甘遂的功效是( )。【单选题】
A.消肿散结
B.活血化瘀
C.润肠通便
D.泻下冷积
E.泻下杀虫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甘遂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选项A当选。
4、能清肝火,散结消肿的药是( )。【单选题】
A.黄芩
B.黄连
C.黄柏
D.龙胆
E.夏枯草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相似药物的功效。夏枯草能清肝明目,散结消肿;黄连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入中焦心、胃经;黄柏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5、紫苏子除止咳平喘外,还有的功效是( )。【单选题】
A.利水消肿
B.降逆止呕
C.润肠通便
D.清肠疗痔
E.清心定惊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紫苏子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选项C当选。
6、黄芪的功效不包括()。【单选题】
A.利水消肿
B.活血化瘀
C.益卫固表
D.托毒生肌
E.补气升阳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黄芪的功效。黄芪的功效是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故正确答案为B。
7、沙苑子除补肾固精外,又能( )。【单选题】
A.温脾摄唾
B.祛风除湿
C.养肝明目
D.续筋接骨
E.托疮毒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沙苑子功效:补肾固精,养肝明目。选项C正确当选。
8、某男,66岁。症见腹胀泄泻,食欲不振,嗳气吞酸,证属脾胃气虚、食积气滞,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单选题】
A.保和丸
B.开胃健脾丸
C.枳实导滞丸
D.参苓白术散
E.六味安消散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开胃健脾丸的主治。开青健脾丸健脾和胃,治食欲不振,嗳气呑酸,腹胀泄泻及消化不良见上述诸证者。参苓白术散虽能补气健脾,但主治脾虚泄泻,食少便溏及脾肺气虚所致气短咳嗽。故选B。
9、关于开窍药的使用注意,叙述错误的是()。【单选题】
A.用于闭证神昏
B.也可用于脱证神昏
C.内服多入丸散
D.不宜久服
E.只宜暂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査开窍药的使用注意。开窍药只适用于神昏闭证,一般不用于神昏脱证;多为救急、治标之品,只宜暂用,不宜久服,以免耗泄元气;大多辛香,易于挥发,故内服多入丸散,仅个别能入煎剂。故正确答案为B。
10、某男,40岁。近半年自觉少腹部冷痛,睾丸坠胀疼痛,证属寒凝肝脉,医师处方宜选用( )。【单选题】
A.肉桂
B.川楝子
C.吴茱萸
D.青皮
E.佛手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吴茱萸的主治病证。吴茱萸主入肝经,能散寒止痛,为治寒郁肝脉诸痛之佳品。主治中寒肝逆之头痛、吐涎沫;寒湿脚气肿痛,或上冲入腹之腹胀、困闷欲死;寒疝腹痛,经寒痛经;呕吐呑酸;虚寒腹痛泄泻。故正确答案为C。
 26
26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70
70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相比中药学,药理学确实有一定难度。而药物分析也是大多数考生认为难于药剂学的,西药的专业一难度确实要高于中药的专业一。中西药二难度分析:中药鉴定从性状鉴定方面去考虑确实不是很难,不过它的理化方面的知识点却难得很。而且中药鉴定这门课变数确实很多,想要过专业二在这门上好好花点功夫吧。中药化学是中药学的最大门坎,许多有着丰富工作检验的老药工硬是跨不过这道坎。
 20
20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考试与执业西药师考试除药事管理与法规这个公共科目是相同的,其它两个专业考试科目不同。
 00:34
00:342020-06-05
 01:28
01:282020-06-05
 01:22
01:222020-06-05
 01:00
01:002020-06-05
 01:51
01:51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