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2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眩辇震颤,舌淡面白,诊断为( )。【单选题】
A.肝阳化风证
B.血虚生风证
C.肝阳上亢证
D.血燥生风证
E.阴虚生风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血虚生风临床表现常见头目眩晕、视物模糊、面色萎黄、肢体麻木或震颜、手足拘急、肌肉润动,脉弦细、舌淡少苔。
2、口疮疼痛较轻,久难愈合,伴倦怠乏力、面色白、腰膝或少腹以下冷痛、小便清;检査见口疮色白或暗,周边淡红或不红,辨证为( )。【单选题】
A.心脾积热
B.肺阴不足
C.胃阴亏虚
D.胆经郁热
E.脾肾阳虚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口疮疼痛较轻,久难愈合,伴倦怠乏力、面色白、腰膝或少腹以下冷痛、小便清;检查见口疮色白或暗、周边淡红或不红,所属证型为脾肾阳虚。
3、与炮制术语有关的药名有( )。【多选题】
A.炒山药
B.密炙麻黄
C.酒蒸大黄
D.远志去心
E.金毛狗脊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与炮制有关的药名。采用不同的方法炮制中药,可获得不同的作用和疗效。如酒蒸大黄、蜜炙麻黄、炒山药。故本题选择ABC。
4、水肿患者忌用( )。【单选题】
A.麻黄
B.甘草
C.黄药子
D.马兜铃
E.升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证候禁忌的内容。体虚多汗者忌用发汗力较强的麻黄;湿盛胀满、水肿患者,忌用甘草;麻疹已透及阴虚火旺者,忌用升麻;有肝功能障碍者,忌用黄药子;肾病患者,忌用马兜铃。
5、有毒饮片,一般应( )。【单选题】
A.后下
B.兑服
C.先煎
D.冲服
E.另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有毒饮片,先煎可以达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毒性或消除毒性的目的。
6、服用含蟾酥药物中毒的原因是( )。【单选题】
A.服用过量
B.配伍失当
C.品种混乱
D.个体差异
E.种族不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含蟾酥药物中毒的原因。
7、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多选题】
A.主治功效互补及增效减毒原则
B.谨慎联合用药
C.严禁混合配伍,应分开使用
D.无配伍禁忌
E.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通道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应遵循的原则。以上内容均为掌握内容。
8、进入冬季,患者加服中药膏方调补,一段时间后,出现血糖波动,时有升高,分析其原因,是与其所服膏方中的某些中药有关,下列中药,能使血糖升高的药组是( )。【单选题】
A.鹿茸、甘草
B.麦冬、沙参
C.天冬、赤芍
D.肉苁蓉、肉桂
E.制首乌、熟地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甘草、鹿茸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有水钠潴留和排钾效应,还能促进糖原异生,加速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使甘油、乳酸等各种糖、氨基酸转化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从而减弱胰岛素、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等降糖药的药效。
9、竹茹的别名有( )。【多选题】
A.淡竹茹
B.细竹茹
C.青竹茹
D.竹二青
E.绿竹茹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中药正名与别名的掌握情况。竹茹为正名,其别名为淡竹茹、细竹茹、青竹茹、竹二青。
10、皮疹颜色暗红,以结节、脓肿、囊肿、瘢痕为主,或见窦道,经久难愈,治疗方剂为( )。【单选题】
A.枇杷清肺饮
B.防风通圣散
C.茵陈蒿汤
D.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
E.血府逐瘀汤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痤疮肺经风热证治疗方剂为枇杷清肺饮;胃肠湿热证治疗方剂为茵陈蒿汤;痰湿瘀滞证治疗方剂为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合格标准是什么?:执业中药师考试的合格标准是什么?2019年3月20日之后,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规定四年为一个考试周期。即参加全部科目考试的人员须在连续四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免试部分科目的人员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各科的满分成绩是120分,及格分数线是72分。
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相比中药学,药理学确实有一定难度。而药物分析也是大多数考生认为难于药剂学的,西药的专业一难度确实要高于中药的专业一。中西药二难度分析:中药鉴定从性状鉴定方面去考虑确实不是很难,不过它的理化方面的知识点却难得很。而且中药鉴定这门课变数确实很多,想要过专业二在这门上好好花点功夫吧。中药化学是中药学的最大门坎,许多有着丰富工作检验的老药工硬是跨不过这道坎。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