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招聘考试
报考指南考试报名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考试题库

重置密码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注册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当前位置: 首页银行招聘考试综合知识模拟试题正文
2020年银保监会考试题库:法律类模拟试题练习(八)
帮考网校2020-07-23 18:12
2020年银保监会考试题库:法律类模拟试题练习(八)

单选题

1.甲某与乙某素有仇恨,甲某在日记中表示一定要杀死乙某,并列出几种杀人手段。甲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不构成犯罪 D.犯罪中止

2.犯罪的构成要件中的核心要件是:

A.犯罪主体 B.犯罪客体

C.犯罪的主观方面 D.犯罪的客观方面

3."没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没有刑罚"。这实际意在强调:

A.法律有效力,国家便昌盛 B.恶法非法

C.造法易,执法难 D.罪刑法定的原则

4.关于犯罪构成认识正确的是:

A.犯罪客体是指受害人

B.十五周岁的人也可能负刑事责任

C.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

D.犯罪的过失不构成犯罪的主观方面

5.关于正当防卫,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正当防卫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防卫

B.如果防卫行为过当应负刑事责任,但应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正当防卫必须是为了使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

D.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仍然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

1.【答案】C。解析:犯意表示一般是以口头、书面或其他方式将真实犯罪意图表现于外部的行为。犯罪预备行为与犯意表示的最本质区别在于:犯罪预备行为是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为实行犯罪起促进作用的行为,因而对刑法所保护的客体构成了现实的威胁;而犯意表示并没有为实行犯罪起促进作用,只是单纯流露犯意的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客体没有构成现实的威胁,不属于犯罪。本题中,甲只是在日记中表示要杀死乙,并没有开始准备工具或者为杀乙而制造条件,属于典型的犯意表示,不构成犯罪。故本题答案选 C

2.【答案】D。解析: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侵害的客观外在事实特征。犯罪客观方面是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要件。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具体表现为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的方法、时间、地点等。在这些要件中,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在客观方面都必须具备的要件,是一切犯罪构成要件的核心要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

3.【答案】D。解析:我国《刑法》第 3 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题干表述的即为罪刑法定原则,所以,本题答案为 D

4.【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犯罪主体中相对刑事责任年龄,即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犯罪主体,他们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放火、爆炸、贩卖毒品、投放危险物质八种行为负刑事责任,所以说 15 周岁的人也可能负刑事责任,B 项正确。A 项犯罪客体是指违法行为所侵犯的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故 A 项不选。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故 C 项不选。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

5.【答案】D。解析:《刑法》第 20 条第 2 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本题答案选 D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service@bkw.cn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银行招聘考试百宝箱离考试时间601天
学习资料免费领取
免费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测一测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免费测试,不要错过机会
提交
互动交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免费为您解答,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给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班主任联系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