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4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考试共65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客观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第六章 行政诉讼法律制度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甲县环保局与水利局在联合执法过程中,发现某化工厂排污口建在行洪通道上,并对下游河水造成污染,遂联合作出责令该厂限期拆除其排污口的决定。甲县水利局工作人员田某向该厂送达决定书时,遭到该厂职工围攻而受伤。该厂不服,以甲县水利局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法院应当通知某化工厂变更被告
B.甲县水利局可以对田某被打一事提起反诉
C.田某可以成为本案的第三人
D.若法院追加且某化工厂同意,甲县环保局为本案的共同被告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诉讼的被告、第三人。本案中,县环保局与水利局为共同被告,法院应当通知原告追加被告,而非是变更被告。所以选项A错误。在行政诉讼中,被告不能提起反诉。所以选项B错误。作为行政诉讼第三人参加诉讼必须同提起诉讼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即被诉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或者义务。本案中,田某是县水利局的工作人员,他的行为是职务行为,他的行为后果或权利归属于县水利局,他不能作为独立的主体参加到行政诉讼活动中。所以选项C错误。
2、陈某因举报单位领导的重大违纪问题,遭到殴打,于案发当日向山东省临沂市某区公安分局某派出所报案,但派出所久拖不决。陈某向某区公安分局申请复议,某区公安分局以未成立复议机构为由拒绝受理,并告知陈某向上级机关申请复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
A.陈某可以向某区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B.陈某可以向某区公安分局申请复议
C.陈某只能以某派出所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D.陈某可以以某区公安分局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E.陈某可以以某派出所、某区公安分局为共同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对于某派出所的不作为,陈某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所以选项C错误。本案中,某派出所与某区公安分局并非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不能作为共同被告。在行政诉讼中,某派出所是被告,管辖法院是该派出所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所以选项E错误。
3、若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事后发现三人提供的资金信用证明系伪造,则( )。【客观案例题】
A.应当撤销已经作出的行政许可
B.可以撤销已经作出的行政许可
C.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赔偿三人的损失
D.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不需要赔偿三人的损失
E.不得撤销已经作出的行政许可,因为撤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被许可人基于行政许可取得的利益不受保护。
4、根据《行政诉讼法》及规定,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确定诉讼被告的规则是( )。【单选题】
A.复议机关为被告
B.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C.由原告选择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与作出维持决定的复议机关二者中任选一个为被告
D.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
5、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行政诉讼的原告( )。【多选题】
A.与被诉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B.特殊情况下无法书面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可以口头委托
C.经说明理由可以撤回起诉,无须经过法院审查
D.对被诉行政行为的违法性不负举证责任
E.在被告提起的反诉程序中成为被告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诉讼原告。行政诉讼中,撤诉必须获得法院以裁定形式准许。所以选项C错误。在行政诉讼中,被告不能提起反诉。所以选项E错误。
涉税专业服务的法律责任有哪些?:涉税专业服务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与注册税务师考试有什么区别?: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与注册税务师考试有什么区别?税务师来。税务师的考试科目包括税法(一)、税法(二)、税收相关法律、财务与会计和税务代理实务:注册税务师的考试科目包括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财务与会计和涉税服务实务:税自务师的涉税服务实务科目的合格标准是84分。注册税务师的税务代理实务科目的合格标准是60分。三、登记服务不同:税务师。
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需要几年时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需要几年时间?由于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成绩为滚动管理。考5个科目的必须在连续三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方为合格;考4个科目的(免试《财务与会计》科目)必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方为合格;考2个科目的(免试《税务代理实务》、《税收相关法律》)须在当年即一个考试年内通过为合格。
2020-06-08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