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已经发出商品但不能确认收入的账务应该如何处理?
企业向客户转让商品的对价未达到“很可能收回”收入确认条件,在发出商品时,不应确认收入。
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
借: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发出商品
下面是初级会计考试教材中的例题,希望大家认真理解,尽快掌握这个知识点。
【教材例5-2】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x19年6月3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委托代销合同,甲公司委托乙公司销售W商品1 000件,W商品已经发出,每件商品成本为70元。合同约定乙公司应按每件1000元对外销售,甲公司按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的10%向乙公司支付手续费。除非这些商品在乙公司存放期间内由于乙公司的责任发生毁损或丢失,否则在W商品对外销售之前,乙公司没有义务向甲公司支付货款。乙公司不承担包销责任,没有售出的W商品须退回给甲公司,同时,甲公司也有权要求收回W商品或将其销售给其他的客户。至2x19年6月30日,乙公司实际对外销售100件,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10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3 000元。
本例中,甲公司将W商品发送至乙公司后,乙公司虽然已经承担W商品的实物保管责任,但仅为接受甲公司的委托销售W商品,并根据实际销售的数量赚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甲公司有权要求收回W商品或将其销售给其他的客户,乙公司并不能主导这些商品的销售,这些商品对外销售与否、是否获利以及获利多少等不由乙公司控制,乙公司没有取得这些商品的控制权。因此,甲公司将W商品发送至乙公司时,不应确认收入,而应当在乙公司将W商品销售给最终客户时确认收入。
(1)2x19年6月10日,甲公司按合同约定发出商品时,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发出商品——乙公司 70 000
贷:库存商品——W商品 70 000
(2)2x19年6月3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开具的代销清单时,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 113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70 000
贷:发出商品 70 000
借:销售费用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00
贷:应收账款 10 600
(3)收到乙公司支付的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 102 400
贷:应收账款 102 400
下面是初级会计考试的例题,为大家说明这个知识点在考试中的应用,供大家深入理解考点。
【例题·多选题】对于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企业应当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在判断客户是否取得商品的控制权时,企业应当考虑的迹象有( )。
A.客户已拥有该商品的法定所有权
B.客户就该商品附有现时付款义务
C.客户已接受该商品
D.客户已取得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
【答案】ABCD
【例题·多选题】下列项目中,表明控制权发生转移的有( )。
A.企业与客户签订交款提货合同,在企业销售商品并送货到客户指定地点,客户验收合格并付款
B.房地产企业向客户销售商品房,在客户付款后取得房屋产权证时,表明企业已将该商品房的法定所有权转移给客户
C.企业向客户销售生产设备,客户收到并验收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
D.企业与客户签订销售商品合同,客户收到商品,确认无误后10日内付款,客户收到企业开具的发票并将商品验收入库
【答案】ABCD
【解析】选项A,属于企业已将该商品实物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占有该商品实物;选项B,属于企业已将该商品的法定所有权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拥有该商品的法定所有权;选项C,属于客户已接受该商品;选项D,属于企业就该商品享有现时收款权利,即客户就该商品负有现时付款义务。
商品已发出但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怎么办?:商品已发出但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怎么办?如果企业售出商品不符合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条件,为了单独反映已经发出但尚未确认销售收入的商品成本,企业应增设发出商品科目。企业对于发出的商品,在不能确认收入时,应按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借记发出商品,贷记库存商品。
已经发出商品但不能确认收入的账务应该如何处理?:已经发出商品但不能确认收入的账务应该如何处理?企业向客户转让商品的对价未达到“甲公司按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的10%向乙公司支付手续费,而应当在乙公司将W商品销售给最终客户时确认收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开具的代销清单时:企业应当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B.客户就该商品附有现时付款义务。D.客户已取得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A.企业与客户签订交款提货合同
在校学生应该怎样准备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在校学生空闲时间较多,有更多精力来准备初级会计考试。
2020-06-11
2020-06-11
2020-06-02
2020-06-02
2020-05-30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