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关于2020年的MPA考试,帮考网为大家准备了行政学模拟练习题(无答案),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帮考网会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39岁现象
近几年,一些地区纪检部门查处的违法乱纪案件中,有一个现象格外引人注意。受查处的县、乡两级领导干部中30岁一40岁之间的成了“主力军”,越接近40岁,“买官卖官”等违法违纪现象越相对集中。一些群众把这跟人们常说的“59岁现象”对应,称为“39岁现象”。1999年,福建省查处了政和县原县委书记丁仰宁卖官案。丁仰宁在这个福建全省有名的特困县任职3年,卖官受贿及非法所得100多万元,人称“丁百万”。丁案涉及该县大小官员246人,大多数都不到40岁。其中丁仰宁1996年到任时38岁,已经处理的14个副处级以上干部中,35岁~40岁间的9人;9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中,8人年龄在35岁~40岁之间。其中,钟昌瑞在1996年37岁时刚当上县教育局局长,就开始向丁仰宁等人送钱,在1998年底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副县长。钟昌瑞等人为何如此急不可耐,不断铤而走险向“上”送钱?一位知情的干部道出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钟就是想赶在40岁前当上副县级干部,否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30多岁正是干事业的黄金时期,为何一些干部在这一年龄段栽跟头,走上了违法违纪的道路呢?这和一些年轻干部忽视党性修养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这些地方在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片面理解年轻化,甚至搞一刀切,这是造成“39岁现象”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一些地方在选拔配备县、乡两级党政班子时有这样一个“原则”:35岁以上的不再提拔进入乡镇党政班子;40岁以上的基本不再提拔进入县级党政班子。一些基层干部抱怨:35岁到不了科级,40岁到不了县处级,就没有什么“奔头”了。一些年轻的乡镇干部发牢骚: “这辈子算完了。”问为什么,回答是“都30岁了,连个股级干部都不是”。
透视“39岁现象”,基层组织部门的同志算了这样一笔账:一个大学毕业生到乡镇,至少需要4年一5年转为“股级”,再2年转副科,再3年转正科,再3年转副县级,这一个流程下来,最顺的干部也要12年时间。一个环节跟不上就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一些干部采取“倒推法”,·就可以推算出自己是否“还有戏”。一些基层干部感到“政治生命”已经结束,就开始混日子,“自己本身有思想包袱,哪还有心思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也恶化了干群关系。
“39岁现象”的另一个危害,是诱使一些基层干部大搞所谓的“政绩工程”,虚报浮夸。真正把一个地方的经济搞上去,没有几年时间是很难完成的。而将干部提拔的年龄压缩在特定的几年之内,在某种程度上阻断了一些干部从容干实事的机会,逼着他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出“成绩”。一些基层领导干部不顾客观实际大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出现了很多“空壳乡”、“空壳县”,一些乡镇负债在数百万元以上。一些领导干部不把主要精力放在群众工作和经济工作上,“平时不下去,下去就罚钱”,被老百姓称为要钱、要粮、要命的“三要”干部,致使干群关系十分紧张。政和县澄源乡原党委书记张余帅,是该县买官者中最“下力”的人物之一。张余帅年仅35岁,而之所以“少年得志”,拿群众的话说就是“此人最敢吹牛,也敢送”。
如何避免“39岁现象”,有关人土开出了三个药方:
一是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政和县之所以出了涉及200多名干部的买官卖官大案,原因之一就是这些人扭曲了人生观、价值观。丁仰宁有一句“名言”:“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当官不收钱,退休没本钱。”这种赤裸裸的“当官发财”思想侵蚀了一些干部的灵魂,而当他们把当官和发财联系在一起时,就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大力加强中青年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使他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的。
二是要纠正基层干部选拔中的偏差。我们党确实需要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干部,但是选拔干部要“惟才是举”,“年轻化”的关键是将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而不是简单化地“一刀切”搞年龄划线。基层确实需要一大批年轻的同志,但农村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有其特点。一些40多岁的干部,有着丰富的基层经验和广泛的阅历,如果将他们一概排除在干部提拔的人选之外,同样是一种人才的浪费。
三是要推进和完善干部制度改革。有专家认为,一方面,有关部门在干部考核选拔中应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如福建一些地方就进行了大量可贵的探索,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干部公开选拔制度等,使买官者无“路”可走。另一方面,破解“39岁现象”,还要切实建立起“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将一些工作干不好、群众不满意的干部拉下马来。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35岁到不了科级,40岁到不了县处级,就没有什么奔头了吗?公务员应树立怎样的从政意识?
(2)什么叫行政道德?我国行政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为了提拔,就可以大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和钻营买官吗?为什么?
(4)请透过“39岁现象”剖析我国干部管理和干部素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以上就是本次帮考网和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小伙伴们能够继续努力,相信最后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关注帮考网,还有更多有关考试练习在等着你哦!
MPA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区别是什么?:学术性研究生只要符合国家统一的报考规定即可,应届生与在职人员均可报考。(1)报考MPA必须是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大专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学术性研究生一般需要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一外语和政治理论(文理依学校不同),同时参加全国统考的数学(三)考试,另外两门专业课的科目及考试内容由报考所在院校决定,MPA入学考试科目是英语和综合。
MPA学分要求是什么?:MPA学分要求是什么?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总学分要求是不少于50学分。这50学分的分布是:核心课程30学分;专业必修课程10学分;选修课8学分;实习和研讨班(系列讲座课)要有一定的学分,修满后通过论文答辩即可毕业。因为MPA学生大多数都是边工作边学习的,无法按照脱产学习的学生一样保证上课时间,因此,MPA学生的学分只要在五年之内学完即可;
MPA面试流程是什么?:MPA面试流程是什么?(1)自我介绍。(2)考官提问,提问内容:时事问题或相关专业问题。(3)无领导小组讨论,没人看完案例发表见解、讨论解答、随机抽取1-2个英文问题。(4)加考政治为笔试,英文口语或笔试。
2020-06-12
2020-06-12
2020-06-12
2020-06-12
2020-06-12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