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4年MBA考试《逻辑》考试共30题,分为逻辑推理。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研究人员安排了一次实验,将100名受试者分为两组:喝一小杯红酒的实验组和不喝酒的对照组。随后,让两组受试者计算某段视频中篮球队员相互传球的次数。结果发现,对照组的受试者都计算准确,而实验组中只有18%的人计算准确。经测试,实验组受试者的血液中酒精浓度只有酒驾法定值的一半。由此专家指出,这项研究结果或许应该让立法者重新界定酒驾法定值。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观点()。【逻辑推理】
A.酒驾法定值设置过低,可能会把许多未饮酒者界定为酒驾
B.即使血液中酒精浓度只有酒驾法定值的一半,也会影响视力和反应速度
C.只要血液中酒精浓度不超过酒驾法定值,就可以驾车上路
D.即使酒驾法定值设置较高,也不会将少量饮酒的驾车者排除在酒驾范围之外
E.饮酒过量不仅损害身体健康,而且影响驾车安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题干实验说明即使在酒驾法定值以下的饮酒者计算能力受到影响,由此专家认为应提高酒驾法定值。B选项说明饮酒者即使低于酒驾法定值,但由于视力和反应速度受到影响,其驾车也不安全,对论证给予加强。
2、10月6日晚上,张强要么去电影院看电影,要么去拜访朋友秦玲。如果那天晚上张强开.车回家,他就没去电影院看电影;只有张强事先与秦玲约定,张强才能拜访她。事实上,张强不可能与秦玲事先约定。根据上述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结论()。【逻辑推理】
A.那天晚上张强没有开车回家
B.张强那天晚上拜访了朋友
C.张强晚上没有去电影院看电影
D.那天晚上张强与秦玲一起看电影了
E.那天晚上张强开车去电影院看电影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一、由“张强不可能与秦玲事先约定”和“只有张强事先与秦玲约定,张强才能拜访她”推知“张强没有拜访朋友秦岭”;二、再与已知条件“张强要么去电影院看电影,要么去拜访朋友秦玲”结合,推知“张强去电影院看电影”;三、再与已知条件“如果那天晚上张强开车回家,他就没去电影院看电影”结合,推知“张强那天晚上没有开车回家”。
3、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新增870万结核病患者,同时有140万患者死亡。因为结核病对抗生素有耐药性,所以对结核病的治疗一直都进展缓慢。如果不能在近几年消除结核病,那么还会有数百万人死于结核病。如果要控制这种流行病,就要有安全、廉价的疫苗。目前有12种新疫苗正在测试之中。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逻辑推理】
A.2011年结核病患者死亡率已达16.1%
B.有了安全、廉价的疫苗,我们就能控制结核病
C.如果解决了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结核病治疗将会获得突破性进展
D.只有在近几年消除结核病,才能避免数百万人死于这种疾病
E.新疫苗一旦应用于临床,将有效控制结核病的传播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已知条件“如果不能在近几年消除结核病,那么还会有数百万人死于结核病”与D选项等价。
4、人类经历了上百万年的自然进化,产生了直觉、多层次抽象等独特智能。尽管现代计算机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但这一能力还需要人类指导,完全的自我学习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因此,计算机要达到甚至超过人类的智能水平是不可能的。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的假设()。【逻辑推理】
A.计算机可以形成自然进化能力
B.计算机很难真正懂得人类的语言,更不可能理解人类的感情
C.理解人类复杂的社会关系需要自我学习能力
D.计算机如果具备完全的自我的学习能力,就能形成直觉、多层次抽象等独特智能
E.直觉、多层次抽象等这些人类的独特智能无法通过学习获得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题干论述的结论是“计算机不能达到甚至超过人类智能”,已有前提是“人类具有直觉、多层次抽象等独特智能,而计算机能够学习”,所以,人类直觉、多层次抽象等独特智能是不能通过学习获得的,这就是上述论证的假设。
5、为进一步加强对不遵守交通信号等违法行为的执法管理,规范执法程序,确保执法公正,某市交警支队要求:凡属于交通信号不一致,有证据证明救助危难等产生的交通违法情形,一律不得录入道路交通违法信息系统;对已录入信息系统的违法记录,必须完善异议受理、核查、处理等工作规范,最大限度地减少执法争议。根据上述交警支队要求,可以得出以下哪项()。【逻辑推理】
A.有些因救助危难而违法的情形,如果仅有当事人说辞但缺乏当时现场的录音录像证明,就应录入道路交通违法信息系统
B.因信号灯相位设置和配时不合理等造成交通信号不一致而引发的交通违法情形,可以不录入道路交通违法信息系统
C.如果汽车使用了行车记录仪,就可以提供现场实时证据,大大减少被录入道路交通违法信息系统的可能性
D.只要对已录入系统的交通违法记录进行异议受理、核查和处理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执法争议
E.对已录入系统的交通违法记录,只有倾听群众异议,加强群众监督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执法争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题干交警支队的要求是:凡属于交通信号不一致、有证据证明救助危难等产生的交通违法情形,一律不得录入道路交通违法信息系统;对已录入信息系统的违法记录,必须完善异议受理、核查、处理等工作规范,最大限度减少执法争议。B选项说明的情况属于交通信号不一致造成的违法情形,可以不录入,所以是正确答案。注意:D或者E选项不能选,因为为了减少执法争议必须做的是完善上述工作规范,而不是工作本身。
6、某次讨论会共有18名参与者。已知:(1)至少有5名青年教师是女性;(2)至少有6名女教师年过中年;(3)至少有7名女青年是教师。如果上述三句话有两真一假,那么关于参与人员可以得出以下哪项()。【逻辑推理】
A.女青年都是教师
B.青年教师都是女性
C.青年教师至少5名
D.男教师至多10名
E.女青年至少有7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1)若假,则(3)必假,由于只有一句为假话,所以,(1)是真话。这样,至少有5名女性青年教师,所以答案选C。
7、某大学运动会即将召开,经管学院拟组建一支12人的代表队参赛,参赛队员将从该院4个年级学生中选拔,每个年级须在长跑、短跑、跳高、跳远、铅球等5个项目中选1~2项比赛,其余项目可任意选择。一个年级如果选择长跑,就不能选短跑或跳高;一个年级如果选跳远,就不能选长跑或铅球,每名队员只参加一项比赛。已知该院:(1)每个年级均有队员被选拔进入代表队;(2)每个年级被选拔进入代表队的人数各不相同;(3)有两个年级的队员人数相乘等于另一个年级的队员人数。根据以上信息一个年级最多可选拔多少人参赛()。【逻辑推理】
A.8人
B.7人
C.6人
D.5人
E.4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试题的已知条件可以理解为数学题:四个不同的且不为零的正整数和为12,一个数字是另外两个数字的积,则这四个数字中最大的是多少?按照简单的特殊值法可以知道这四个数字为1、2、3、6(逻辑题不是数学题,不需要严格的数学证明),所以,最大的数字是6。
8、某研究人员在2004年对一些12~16岁的学生进行了智商测试,测试得分为77~135分,4年之后再次测试,这些学生的智商得分为87~143。仪器扫描显示,那些得分提高了的学生,其脑部比此前呈现更多的灰质(灰质是一种神经组织,是中枢神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测试表明,个体的智商变化确实存在,那些早期在学校表现不突出的学生仍有可能成为佼佼者。以下除哪项外,都能支持上述实验结论()。【逻辑推理】
A.有些天才少年长大后智力并不出众
B.言语智商的提高伴随着大脑左半球运动皮层灰质的增多
C.学生的非言语智力表现与他们大脑结构的变化明显相关
D.部分学生早期在学校表现不突出与其智商有关
E.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脑部区域的灰质通常也会增加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题干的观点有以下三点:个体智商变化确实存在;智商提高的原因是大脑结构中灰质的增加;智商变化的结果是个体表现的变化。A选项能够加强“个体智商会变化”;B选项能够加强“智商的变化是由于大脑结构中灰质的增加”;C选项能够加强“智商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大脑结构的变化”;D选项能够加强“智商变化的结果是个体表现的变化”;E选项削弱了“智商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大脑结构中灰质的增加”,因为“青少年年龄增长,灰质都增加”,所以是正确答案。注意:题干观点是“个体智商会变化”而不是“智商会提高”,所以某些参考书中的答案选D是不合乎逻辑的。
9、美国扁桃仁于20世纪70年代出口到我国,当时被误译为“美国大杏仁”。这种误译导致大多数消费者根本不知道扁桃仁、杏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对此,我国林业专家一再努力澄清,但学界的声音很难传达到相关企业和民众中,因此,必须制定林果的统一标准,这样才能还相关产品以本来面目。以下哪项是上述论证的假设()。【逻辑推理】
A.美国扁桃仁和中国大杏仁的外形很相似
B.我国相关工业和大众并不认可我国林果专家意见
C.进口商品名称的误译会扰乱我国企业正常对外贸易
D.长期以来,我国没有林果的统一标准
E.“美国大杏仁”在中国市场上销量超过中国杏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题干已知条件为“消费者分不清扁桃仁、杏仁”(即“相关产品本来面目不清晰”),结论是“相关产品本来面目清晰—制定林果统一标准”。作为假设,后假推前假,补充“没有制定林果统一标准”,即D选项。
10、张教授指出,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为四级,即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在县府举行,考中者称为“生员”;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生员才有资格参加,考中者称为“举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于乡试后第二年在京城礼部举行,举人才有资格参加,考中者称为“贡士”,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在会试当年举行,由皇帝主持,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二甲、三甲各若干名,统称为“进士”,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根据张教授的陈述,以下哪项是不可能的()。【逻辑推理】
A.中举者,不曾中进士
B.中状元者曾为生员和举人
C.中会元者,不曾中举
D.有连中三元者(解元、会元、状元)
E.未中解元者,不曾中会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已知条件可以形式化为:(中)进士(包括第一名状元)→(中)贡士(包括第一名会员)→(中)举人(包括第一名解元)→(中)生员。所以,中会员者必然中举,故C选项不可能真。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