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从业资格
报考指南考试报名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考试题库

重置密码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注册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当前位置: 首页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私募股权投资章节练习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备考资料正文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私募股权投资》章节练习题精选0107
帮考网校2025-01-07 16:22
0 浏览 · 0 收藏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私募股权投资》考试共100题,分为单选题。小编为您整理第九章 股权投资基金的政府管理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下列关于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销售股权投资基金,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自行销售股权投资基金的,应当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

B.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问卷及风险揭示书的内容与格式,应当按中国证监会制定的指引执行

C.应当制作风险揭示书,由投资者签字确认

D.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委托销售机构销售股权投资基金的,股权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应当釆取前述评估、确认等措施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B说法错误,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自行销售股权投资基金的,应当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由投资者书面承诺符合合格投资者条件;应当制作风险揭示书,由投资者签字确认。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委托销售机构销售股权投资基金的,股权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应当釆取前述评估、确认等措施。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问卷及风险揭示书的内容与格式,应当按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制定的指引执行。

2、下列关于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销售机构宣传推介方式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不可以通过发送手机短信、微信和电子邮件宣传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B.不可以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宜传推介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C.不可以通过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张贴布告、散发传单宣传推介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D.可以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D说法错误: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股权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在宣传推介过程中不得有以下行为:(1)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或者为投资者提供多人拼凑、资金借贷等满足投资金额的建议或者便利;(2)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3)口头或者通过签订回购协议、承诺函等方式直接或者间接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最低收益,或者预测收益率;(4)宣传推介材料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5)夸大宣传、片面宣传股权投资基金,违规使用安全、承诺、保险、避险、有保障、高收益、无风险、本金无忧等可能使投资者认为投资股权投资蕋金没有风险的表述;(6)诋毁其他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托管人或者销售机构;(7)登载任何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祝贺性、恭维性或者推荐性文字;(8)向投资者宣传的股权投资基金投向与股权投资基金合同约定的投向不符;(9)未充分披露股权投资基金交易结构、各方权利义务、收益分配、费用安排、关联交易(如有)、委托投资顾问(如有)等情况;(10)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行为。

3、()为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授权,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单选题】

A.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B.中国证监会

C.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B正确,中国证监会为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授权,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

4、下列投资者视为当然合格投资者的是()。Ⅰ.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和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Ⅱ.依法设立并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Ⅲ. 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Ⅳ.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单选题】

A.Ⅰ、Ⅱ、Ⅲ、Ⅳ

B.Ⅰ、Ⅱ、Ⅲ

C.Ⅰ、Ⅱ、Ⅳ

D.Ⅰ、Ⅲ、Ⅳ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A正确,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5、下列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是()。【单选题】

A.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为80人

B.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为5万元

C.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为1万元

D.未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A正确,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4)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service@bkw.cn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基金从业考试百宝箱离考试时间125天
学习资料免费领取
免费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测一测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免费测试,不要错过机会
提交
互动交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免费为您解答,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给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班主任联系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