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评价师
报考指南考试报名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考试题库

重置密码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注册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当前位置: 首页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历年真题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环境评价师备考资料正文
2025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历年真题精选0717
帮考网校2025-07-17 18:02
0 浏览 · 0 收藏

2025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建设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点应重点布设在()。【多选题】

A.水文要素急剧变化处

B.水域功能改变处

C.取水口附近

D.水质急剧变化处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时,所有预测点和所有预测的水质参数均应进行各生产阶段不同情况的环境影响评价,但应有重点。空间方面,水文要素和水质急剧变化处、水域功能改变处、取水口附近等应作为重点;水质方面,影响较重的水质参数应作为重点。

2、根据《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内允许新建的炉窑是()。【单选题】

A.市政施工临时用的沥青加热炉

B.金属压延、锻造加热炉

C.危险废物焚烧炉

D.非金属热处理炉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在一类区内,除市政、建筑施工临时用沥青加热炉外,禁止新建各种工业炉窑,原有的工业炉窑改建时不得增加污染负荷。

3、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关于危险废物贮存设施选址要求,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场界应位于居民区500M以外,选址位于居民中心区夏季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B.场界应位于居民区500M以外,选址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C.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选址位于居民中心夏季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D.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选址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选址要求:①应选在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7度的区域内;②设施底部必须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③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地表水域150m以外;④应避免建在溶洞区或易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如洪水、滑坡、泥石流、潮汐等影响的地区;⑤应建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域以外;⑥应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⑦集中贮存的废物堆选址除满足以上要求外,还应满足: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cm/s)等要求。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对于荒漠地区旅游开发项目,不属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重点的是()。【单选题】

A.对周边矿产资源的影响与保护

B.对区域文物的影响与保护

C.对区域物资的影响与保护

D.对区域荒漠植被的影响与保护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的规定,应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区域的生态特点以及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确定工程分析的重点,分析生态影响的源,及其强度。其主要内容应包括:①可能产生重大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②与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有关的工程行为;③可能产生间接、累积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④可能造成重大资源占用和配置的工程行为。对荒漠地区开发利用评价的重点是土地承载能力的变化及由此而引发的区域生态经济问题。荒漠是十分脆弱的生命体系,评价的重点是其生态承载能力的变化。此外,还应将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保护作为重点评价内容,对补偿措施的生态合理性进行评价。

5、某改扩建城市地面道路两侧紧临高层居民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预测该居民楼一层处受道路交通噪声影响时,可忽略的声传播衰减因素是()。【单选题】

A.几何发散衰减

B.反射体引起的修正

C.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

D.声屏蔽引起的衰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户外声源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引起声级衰减的主要因素有:①几何发散引起的衰减(包括反射体引起的修正);②屏障引起的衰减;③地面效应引起的衰减;④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⑤绿化林带以及气象条件引起的附加衰减等。因是高层居民楼一层处,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相对其他因素来说衰减的很小,故可以忽略。

6、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开发区建设应重点考虑的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多选题】

A.开发区内各企业污水处理工艺的调整

B.开发区污水集中处理系统

C.开发区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系统

D.开发区污水排放布局与排放方式优化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应重点考虑污水集中处理、深度处理与回用系统,以及废水排放的优化布局和排放方式的选择。如在选择更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的同时,考虑增加土地处理系统、强化深度处理和中水回用系统。

7、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验收工作阶段划分为()。【单选题】

A.初步调查、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三个阶段

B.初步调查、调查因子识别与筛选、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四个阶段

C.准备、初步调查、编制实施方案、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五个阶段

D.确定项目来源、准备、初步调查、调查因子识别与筛选、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六个阶段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验收调查工作可分为准备、初步调查、编制实施方案、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五个阶段。

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单选题】

A.建设过程、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

B.工程设计、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

C.工程勘察、建设过程,生产运行

D.工程规划、建设过程、生产运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包括施工阶段、运行阶段和服务期满及退役阶段。根据建设项目的不同性质和实施周期,可以选择其中的不同阶段进行工程分析。

9、下列地下水水质监测频率中,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要求的是()。【单选题】

A.每年丰水期监测二次

B.每年枯水期监测二次

C.每年丰、枯水期各监测一次

D.每年平、枯水期各监测一次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水质监测要求如下:①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测方法按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执行;②各地区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两次(丰、枯水期);③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他项目。

10、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生产周期为20h的某工厂污水采样频率应为()。【单选题】

A.每2H采样一次

B.每4H采样一次

C.每6H采样一次

D.每8H采样一次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工业污水监测频率按生产周期确定:①生产周期在8h以内的,每2h采样一次;②生产周期大于8h的,每4h采样一次。24h不少于2次。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日均值计算。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service@bkw.cn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环境评价师百宝箱离考试时间316天
学习资料免费领取
免费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测一测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免费测试,不要错过机会
提交
互动交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免费为您解答,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给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班主任联系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