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4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依据《土地管理法》,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是()。【单选题】
A.国务院
B.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C.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批准。
2、根据《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不包括( )。【单选题】
A.评价方法的适当性
B.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科学性
C.规划优化调整建议的合理性
D.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C选项“规划优化调整建议的合理性”不属于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
3、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下列关于某省交通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多选题】
A.应当在交通规划审批前审查该环境影响报告
B.审查小组应当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书面审查意见
C.应当由专业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机构召集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会
D.应当由有关部门代表、专家及公众组成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小组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A选项“应当在交通规划审批前审查该环境影响报告”和B选项“审查小组应当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书面审查意见”正确。
4、根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建立污染防治联动机制的规定包括()。【多选题】
A.建立陆海统筹的污染防治机制和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
B.在部分地区开展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创新试点,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环评、统一监测、统一执法
C.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与环境风险程度、污染物种类等相匹配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D.开展按流域设置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试点,构建各流域内相关省级涉水部门参加、多形式的流域水环境保护协作机制和风险预警防控体系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建立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完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其他地方要结合地理特征、污染程度、城市空间分布以及污染物输送规律,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在部分地区开展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创新试点,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环评、统一监测、统一执法。开展按流域设置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试点,构建各流域内相关省级涉水部门参加、多形式的流域水环境保护协作机制和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建立陆海统筹的污染防治机制和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与环境风险程度、污染物种类等相匹配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5、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关于建设项目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 “三同时”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优先设计,优先施工,优先投入使用
B.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C.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产生污染的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D.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纳入公用配套工程进行设计、施工,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身份信息或学历学位信息在线核验不通过会影响环评师报名吗?:身份信息或学历学位信息在线核验不通过会影响环评师报名吗?身份信息或学历学位信息在线核验不通过不会影响报名,在线核验完成后即可报名。但是,核验不通过的报考人员须按报名地资格审核部门机构的规定办理报考相关事项。
环评资质取消后环评师考试有什么影响?:环评资质取消后环评师考试有什么影响?以往企业资质等级成了业务能力的代名词和招标资格认定的唯一评判标准,使企业资质变成了可以交易的商品挂靠、互借资质等,建设单位可以委托技术单位对其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如果建设单位具备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能力的,可以自行对其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所以环评工程师不需要感到迷茫。取消资质管理反倒是机遇,原来环评师就是给环评机构打工。
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成绩查询时间是什么时候?: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成绩查询时间是什么时候?根据中国人事考试网的消息,参考往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成绩查询时间,预计全国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成绩查询入口于7月中旬开通!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