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3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下列噪声等声级线图绘制要求中,正确的有( )。【多选题】
A.间距3DB
B.间距5DB
C.低值与夜间标准一致
D.低值与白天标准一致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噪声等声级线图绘制要求,等声级线的间隔应不大于5dB(一般选5dB)。对于Leq,等声级线最低值应与相应功能区夜间标准值一致,最高值可为75dB;对于LWECPN,一般应有70dB、75dB、80dB、85dB、90dB的等声级线。
2、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时,应包括的内容有( )。【多选题】
A.设置应急计划区
B.制定应急环境监测方案
C.进行应急救援演练
D.及时发布有关信息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事故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为:①应急计划区;②应急组织机构、人员;③预案分级响应条件;④应急救援保障;⑤报警、通讯联络方式;⑥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⑦应急监测、防护措施、清除泄漏措施和器材;⑧人员紧急撤离、疏散、应急剂量控制、撤离组织计划;⑨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复措施;⑩应急培训计划;?公众教育和信息。
3、某市域范围内河流功能区交接断面上、下游功能区氨氮标准浓度分别为2mg/L和1mg/L。为保证下游饮用水使用功能,拟定上游出境断面氨氮允许占标率为60%,则上游出境断面的允许氨氮浓度限值为( )。【单选题】
A.1.0MG/L
B.1.2MG/L
C.1.5MG/L
D.2.0MG/L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交接断面的下游功能区氨氮标准浓度为1mg/L,则上、下游出境断面的允许氨氮浓度限值不能超过交接断面的下游功能区氨氮标准浓度值,即1mg/L。
4、某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图。下列单元对具有硝化作用的是( )。【单选题】
A.调节池
B.初沉池
C.曝气池
D.二沉池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N硝化原理为:,属于生化过程,在曝气池完成。
5、分析企业自建污水处理站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应考虑的因素有( )。【多选题】
A.常年主导风向
B.企业发展规划
C.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D.受纳水体水质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污水处理厂(站)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包括:①处理构筑物应尽可能按流程顺序布置,应将管理区和生活区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上风侧,将污泥区和进水区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下风侧;②处理构筑物的间距应以节约用地、缩短管线长度为原则,同时满足各构筑物的施工、设备安装和各种管道的埋设、养护维修管理的要求,并按远期发展合理规划;③污泥处理构筑物的布置应保证运行安全、管理方便,宜布置成单独的组合;④污泥消化池与其他处理构筑物的间距应大于20m,储气罐与其他构筑物的间距应根据容量大小按有关规定确定,具体设计要求应符合《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规定。
6、某污水池下游300m处有潜水监测井。该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为100m/d,有效孔隙度为25%,水力坡度为0.5%。若污水池发生泄漏,污水进入含水层后水平运移到达监测井处的时间约为( )。【单选题】
A.3D
B.150D
C.300D
D.600D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达西定律,地下水渗流速度(u)=渗透系数(K)×水力坡度(i)=100×0.5%=0.5(m/d)。通过孔隙断面的水质点的实际平均流速(u)=0.5/砂的孔隙度(n)=0.5/25%=2(m/d)。则污水进入含水层后水平运移到达监测井处的时间=300/2=150(d)。
7、河口现状水质调查时,每个水期每个断面至少需采样( )。【单选题】
A.1次
B.2次
C.4次
D.8次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所规定的不同规模河口、不同等级的调查时期中,每期调查一次,每次调查两天,一次在大潮期,一次在小潮期;每个潮期的调查,均应分别采集同一天的高潮、低潮水样:各监测断面的采样,尽可能同步进行。两天调查中,要对己选定的所有水质参数取样。因此,每个水期每个断面至少需采样4次。
8、某监测点的COD标准指数为2.3,表示该点位COD( )。【单选题】
A.超标2.3倍
B.超标1.3倍
C.超标0.3倍
D.未超标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2.3-1=1.3。
9、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室内污泥堆肥场,其对外环境的主要环境影响来源于( )。【单选题】
A.污泥发酵恶臭气体排放
B.堆肥产生的废水排放
C.堆肥产生的热量散发
D.污水处理产生的恶臭气体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堆肥法是指利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的作用,在适宜的水分、通气条件下,进行微生物的自身繁殖,从而将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AB两项,污泥堆肥的主要污染物是恶臭,堆肥不产生废水;C项,热量不作为污染物因素;D项,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恶臭气体与污泥堆肥无关。
10、下列方法中,不属于生态现状调查方法的是( )。【单选题】
A.遥感法
B.类比法
C.生态监测法
D.专家和公众咨询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生态现状调查常用方法包括,资料收集、现场勘查、专家和公众咨询、生态监测、遥感调查、海洋生态调查和水库渔业资源调查等,具体可参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附录A;图件收集和编制要求可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附录B。B项,类比法是一种预测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报名方式是怎样的?:环评工程师报名流程采用网上报名、现场审核、网上缴费方式。
环境影响评价师多选题答题技巧有哪些?:环境影响评价师多选题答题技巧有哪些?所谓多选题则是选项中正确选项可能是2、3或者4个,这都是有可能的,因此在选择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单选的做题技巧——直接选择、排除法等,对于猜测法建议是尽量少用。在选择正确答案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自己有把握的选项,对没有把握且过多纠结的选项也尽量少选,记住“宁缺毋滥”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题型是什么?: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题型是什么?《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3个科目为客观题,在答题卡上作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案例分析》为主观题。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