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评价师
报考指南考试报名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考试题库

重置密码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注册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当前位置: 首页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历年真题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环境评价师备考资料正文
2024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历年真题精选0203
帮考网校2024-02-03 12:52
1 浏览 · 0 收藏

2024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距某拟建公路中心线200米范围内有一条铁路,为满足声环境影响预测需要,现状监测点布设应考虑的因素有()。【多选题】

A.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B.地形状况

C.既有铁路位置

D.拟建公路永久占地类型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环境现状监测布点时,当声源为流动声源,且呈现线声源特点时,例如公路、铁路噪声,现状测点位置选取应兼顾敏感目标的分布状况、工程特点及线声源噪声影响随距离衰减的特点。例如对于道路,其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可布设在车流量基本一致,地形状况和声屏蔽基本相似,距线声源不同距离的敏感目标处。因此,结合题中所述情况,现状监测点布设应考虑的因素有敏感目标分布情况和地形状况。

2、炼油企业产品升级改造项目环影响评价中,清洁生产析的指标有()。【多选题】

A.单位产品运行成本

B.单位产品新水用量

C.汽油产品指标

D.环境管理要求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依据生命周期分析的原则,环评中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可分为六大类: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B选项,单位产品新水用量属于资源能源利用指标;C选项,汽油产品指标属于产品指标。

3、下列模式中,可用于能见度预测的是()。【单选题】

A.CALPUFF模式

B.AERMOD模式

C.ADMS模式

D.估算模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CALPUFF是一个烟团扩散模型系统,可模拟三维流场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时污染物的输送、转化和清除过程。CALPUFF适用于从50km到几百千米范围内的模拟尺度,包括了近距离模拟的计算功能,如建筑物下洗、烟羽抬升、排气筒雨帽效应、部分烟羽穿透、次层网格尺度的地形和海陆的相互影响、地形的影响:还包括长距离模拟的计算功能,如干沉降、湿沉降的污染物清除、化学转化、垂直风切变效应,跨越水面的传输、熏烟效应以及颗粒物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

4、某区域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土壤允许流失量为200t/k,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达到该规划目标的植被覆盖率应≥70%。该区域内拟对一面积为50k的矿山迹地进行生态恢复。此迹地现状植被面积为20k。要达到区域水土保持规划目标,该矿山的植被面积至少需增加()。【单选题】

A.15K

B.20K

C.25K

D.30K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欲对该面积为50k的矿山迹地进行生态恢复,按达到规划目标的植被最小覆盖率计算可得,迹地植被面积=50*70%=35(k)。该迹地现状植被面积为20k,则需要增加的植被最小面积为35-20=15(k)。

5、关于河流复氧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有()。【单选题】

A.复氧系数与温度相关

B.复氧系数与平均水深正相关

C.复氧系数与平均流速正相关

D.复氧系数与水面分子扩散系数相关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复氧系数的单独估值方法通常采用经验公式法,其中常用的有欧一道公式、欧文斯等人经验式、丘吉尔经验式。从这些经验式的表达式中可以得出,复氧系数和平均水深和平均流速相关,但针对不同的情况所呈相关并不同。复氧系数与温度相关,与水面分子扩散系数不相关。

6、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中,类比项目的选择应考虑的条件有()。【多选题】

A.项目区域生态背景一致

B.项目性质相同

C.项目建设经费基本相等

D.类比项目已建成并产生了实际生态影响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在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中,类比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定性和半定量结合的方法,根据己有的开发建设活动(项目、工程)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来分析或预测拟进行的开发建设活动(项目、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选择好类比对象(类比项目)是进行类比分析或预测评价的基础\'也是该法成败的关键。类比对象的选择标准是:①生态背景的相同,即区域具有一致性,因为同一个生态背景下,区域主要生态问题相同;②类比的项目性质相同;③类比项目已经建成,并对生态产生了实际的影响,而且所产生的影响已基本全部显现,注意不要根据性质相同的拟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进行类比。

7、已知某弱潮河口不同时期的海水入侵平均长度大致为50km、20km、10km,则对应的水期排序是()。【单选题】

A.平水期、枯水期、丰水期

B.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

C.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

D.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海水入侵一般指由于淡水层的过量开采,使淡水与海(成)水之间的水利平衡遭到破坏海(成)水从海洋一侧向内陆运移,造成淡水水源地水质恶化变成,可能最终报废的现象。天然条件下淡水与咸水间一般能保持某种程度的动力平衡,人为地破坏这种平衡或使咸海水发生联系,因而出现海水入侵。因此,根据海水入侵的机理可知,海水入侵平均长度50km、20km、10km分别对应的应为该弱湖河口的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

8、下列界线(面)中,可作为水文地质单元边界的有()。【多选题】

A.隔水层界线(面)

B.行政边界

C.阻水断层

D.与含水层有水力联系的大型地表水体边界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水文地质单元是指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包括地质结构、岩石性质、含水层和隔水层的产状、分布及其在地表的出露情况、地形地貌、气象和水文因素等)而划分的若干个区域,是一个具有一定边界和统一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地下水分布的区域。有时,地表流域与水文地质单元是重合的,地表分水岭就是水文地质单元的边界。

9、下列自然或人为活动中,可能成为生态风险源的有()。【多选题】

A.地质灾害

B.外来物种引入

C.生物技术应用

D.农田土壤改良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生态风险的概念是由人体健康风险演进而来的,是对人体健康风险的拓展,即将受体范围由人类转向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系统。人们通常所说的环境风险可以认为是生态风险的一个发展较为完善的子系统,环境风险更多地关注污染物带来的风险,生态风险将这一范围拓展至自然灾害(如生物入侵、滑坡、地震、火灾、洪水等)、人类活动(如土地利用、生物技术应用等)更广的范围。

10、关于收集利用环境空气质量历史监测资料有效性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不大,近五年监测资料有效

B.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不大,近三年监测资料有效

C.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很大,近五年监测资料有效

D.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很大,近三年监测资料有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收集的资料应注意资料的时效性和代表性,监测资料能反映评价范围内的空气质量状况和主要敏感点的空气质量状况。一般来说,评价范围内区域污染源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监测资料三年内有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service@bkw.cn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环境评价师百宝箱离考试时间114天
学习资料免费领取
免费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测一测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免费测试,不要错过机会
提交
互动交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免费为您解答,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给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班主任联系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