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3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某油罐因油品泄露导致下伏潜水含水层污染,在污染物迁移模型的边界条件划定中,积累油类污染物的潜水面应划定为( )。【单选题】
A.定浓度边界
B.与大气连通的不确定边界
C.定浓度梯度或弥散通量边界
D.定浓度和浓度梯度或总通量边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考查地下水污染物迁移模型的建立,边界条件,迁移模型的边界条件一般有三类:指定浓度(Dirichlet条件);指定浓度梯度或弥散通量(Neumann条件);同时指定浓度及浓度梯度,或总通量(Cauchy条件)。Dirichlet类迁移边界条件或指定(常)浓度条件通常代表溶质的源。例如,泄漏的原油在潜水面大量积聚区的模型单元通常可按指定浓度单元处理,这是因为可以预期在原油积聚区附近地下水中的溶解浓度长期保持特征组分的溶解度,并且基本是常数。另一个例子是对于有一口注水井的单元,通常也可按指定浓度处理,指定浓度就是所注入水的浓度。故选A。
2、下列预测结果,属于大气环境影响二级评价项目预测内容的有( )。【多选题】
A.网格点小时平均最大浓度
B.关心点日平均最大浓度
C.关心点非采暖期平均浓度
D.网格点日平均浓度分布图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大气导则》9.8.1.2,二级评价项目预测内容:①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质量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质量浓度(A);②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质量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质量浓度(B);③长期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质量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年平均质量浓度;④非正常排放情况,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最大地面小时质量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质量浓度。故选AB。
3、下列方法中,可以确定大气环境容量的有( )。【多选题】
A.公众参与法
B.A-P值法
C.矩阵识别法
D.线性优化法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包括:①修正的A-P值法。A-P值法是最简单的大气环境容量估算方法,其特点是不需要知道污染源的布局、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就可以粗略地估算指定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②模拟法。模拟法是利用环境空气质量模型模拟开发活动所排放的污染物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是否会导致环境空气质量超标。③线性优化法。可以建立源排放和环境质量之间的输入响应关系,然后根据区域空气质量环境保护目标,采用最优化方法计算最大环境容量。
4、用类比法预测河流筑坝对鱼类的影响时,类比调查应重点考虑( )。【多选题】
A.工程特性与水文情势
B.饵料生物丰度
C.鱼类组成
D.鱼类生态习性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河流筑坝的阻隔效应对水生生态有重大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大坝对洄游性鱼类的阻隔、流态改变对适流水或急流鱼类的影响。对“三场”(产卵场、越冬场、索饵场)的破坏、氮饱和对下游生物的影响等。评价中可能只针对一种影响作评价,那就要选择对这种影响有一定记载的河流和工程作为类比对象。
5、位于山区基岩地下水单元补给区的Ⅰ类一级评价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应是( )。【单选题】
A.地下水排泄区
B.地下水径流排泄区
C.同一水文地质单元
D.以污染源为中心的地下水影响半径覆盖区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目的是查明天然及人为条件下地下水的形成、赋存和运移特征,地下水水量、水质的变化规律,为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防治提供所需的资料。水文地质单元是指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包括地质结构、岩石性质、含水层和隔水层的产状、分布及其在地表的出露情况、地形地貌、气象和水文因素等)而划分的若干个区域,是一个具有一定边界和统一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地下水分布的区域。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报名方式是怎样的?:环评工程师报名流程采用网上报名、现场审核、网上缴费方式。
环境影响评价师多选题答题技巧有哪些?:环境影响评价师多选题答题技巧有哪些?所谓多选题则是选项中正确选项可能是2、3或者4个,这都是有可能的,因此在选择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单选的做题技巧——直接选择、排除法等,对于猜测法建议是尽量少用。在选择正确答案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自己有把握的选项,对没有把握且过多纠结的选项也尽量少选,记住“宁缺毋滥”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师?: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是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并经登记后,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