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3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属于环境敏感区。【单选题】
A.基本农田
B.沙漠中的绿洲
C.生态保护小区
D.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保护区域和对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或者其外的下列区域: (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二)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繁殖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以及文物保护单位。
2、根据《关于学习贯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严格规范各类开发区及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把( )的环境合理性作为评价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多选题】
A.园区布局
B.产业结构
C.资源利用
D.重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关于学习贯彻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09;96号)中明确提出了,严格规范各类开发区及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把园区布局、产业结构和重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的环境合理性作为评价工作的重中之重。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秫法》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种建设工程,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
B.森林植被恢复费专款用于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植树造林面积不得少于因占用、征用林地而减少的森林植被面积
C.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种建设工程。必须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由用地单位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
D.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种建设工程,必须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需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必须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依照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4、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 )应当及时组织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单选题】
A.规划编制机关
B.规划审批机关
C.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机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组织规划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将评价结果报告规划审批机关,并通报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多选题】
A.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未经批准不得建设其他建设工程
B.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未经批准不得进行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
C.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
D.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不得进行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
6、根据《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加强扬尘控制、深化面源污染管理的规定,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某镇环境监管部门发文禁止秸秆焚烧
B.某市区施工工地全部使用预拌砼和预拌砂浆
C.某市饮食公司要求所属饮食服务经营场所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并强化运行监管
D.某煤码头对堆煤场建立了封闭料仓与传送装置,并安装了与城市扬坐视频监控平台联网的视频监控措施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加强扬尘控制、深化面源污染管理的规定,大型煤堆应建立密闭料仓与传送装置,露天堆放的应加以覆盖或建设自动喷淋装置;安装视频监控设拖,并与城市扬尘视频监控平台联网。
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试行)》,环境影响评价从业人员应当坚持做到( )。【多选题】
A.依法遵规
B.公正诚信
C.忠于职守
D.廉洁自律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环境影响评价从业人员应当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遵行职业操守,规范日常行为,坚持做到依法遵规、公正诚信,忠于职守、服务社会、廉洁自律。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关于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采纳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规划审批机关应当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作为决策的唯一依据
B.在审批规划中未采纳环境报告书结论的,应当作出说明,并上报同级人民政府
C.规划审批机关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时,应当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作为批复的依据
D.规划审批机关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不予采纳的,应当逐项就不予采纳的理由作出书面说明,并存档备查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倒》第二十二条规定:规划审批机关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时,应当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规划审批机关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不予采纳的,应当逐项就不予采纳的理由作出书面说明,并存档备查。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可以申请查阅;但是,依法需要保密的除外。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多选题】
A.禁止在海洋上处置放射性固体废物
B.禁止未经许可从事处置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活动
C.禁止α放射性固体废物实行集中的深地质处置
D.禁止高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实行集中的深地质处置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区域实行近地表处置。高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实行集中的深地质处置。α放射性固体废物依照前款规定处置。禁止在内河水域和海洋上处置放射性固体废物。禁止未经许可或者不按照许可的有关规定从事贮存和处置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活动。
10、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关于列入该名录危险废物范围的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医疗废物不属于危险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管理
B.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药物,废杀虫剂、废荧光灯管等,可以不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C.将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药物、废杀虫剂、废荧光灯管等,从生活垃圾中收集后,其运输、贮存、利用等可以不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D.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几种危险特性的装入容器的气态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共列入49类危险废物,包括:医疗废物,医药废物,废药物、药品,农药废物,木材防腐剂废物,有机溶剂废物,热处理含氰废物,废矿物油,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多氯(溴)联苯类废物,精(蒸)馏残渣,染料、涂料废物,有机树脂类废物,新化学药品废物,爆炸性废物,感光材料废物,表面处理废物,焚烧处置残渣,含金属羰基化合物废物,含铍废物,含铬废物,含铜废物,含锌废物,含砷废物,含硒废物,含镉废物,含锑废物,含碲废物,含汞废物,含铊废物,含铅废物,无机氟化物废物,无机氰化物废物,废酸,废碱,石棉废物,有机磷化合物废物,有机氰化物废物,含酚废物,含醚废物,废卤化有机溶剂,废有机溶剂,含多氯苯并呋喃类废物,含多氯苯并二嗄英废物,含有机卤化物废物,含镍废物,含钡废物,有色金属冶炼废物,其他废物。废弃危险化学品属于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油漆和溶剂及包装物、废矿物油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像纸、废荧光灯管、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镍镉电池和氧化汞电池以及电子类危险废物等,可以不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将以上废弃物从生活垃圾中分类收集后,运输、贮存、利用或者处置,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师多选题答题技巧有哪些?:环境影响评价师多选题答题技巧有哪些?所谓多选题则是选项中正确选项可能是2、3或者4个,这都是有可能的,因此在选择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单选的做题技巧——直接选择、排除法等,对于猜测法建议是尽量少用。在选择正确答案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自己有把握的选项,对没有把握且过多纠结的选项也尽量少选,记住“宁缺毋滥”
新考生报考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如何在报名官网注册?:新考生报考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如何在报名官网注册?第一次使用全国统一网报平台的报考人员应该先进行用户注册,注册完成后才能进行后续的照片上传、报名等操作,注册操作步骤如下:进入报名登录页面,注册”进入报名协议浏览界面,报考人员应认真阅读并确认能够遵守报名协议后,接受”进入注册须知界面,阅读注册须知后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注册信息录入界面,报考人员按照右侧显示录入说明进行数据录入。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师?: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是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并经登记后,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