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关于2020年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测》考试。帮考网为大家准备了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冲刺训练(附答案解析),帮考网会一步一步陪你备考,你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东奔西走:奔走
A.上和下睦:和睦
B.左思右想:思想
C.南腔北调:腔调
D.日积月累:积累
2.初级中学:初中
A.幼儿园:幼稚园
B.彩电:彩色电视
C.公共关系:公关
D.罗曼蒂克:浪漫
3.希望:失望
A.开始:结束
B.幸福:哭泣
C.喜欢:欢喜
D.婴儿:老人
4.解放:束缚
A.犯罪:惩罚
B.蜕变:堕落
C.伶俐:笨拙
D.黎明:拂晓
5.网络日记对于( )相当于菠萝对于( )。
A.网络:苹果
B.电脑:香蕉
C.博客:凤梨
D.写手:水果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是近义词关系。“东奔西走”意思为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与题干相同逻辑关系的即为D。“日积月累”意思为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明显“日积月累”和“积累”间是近义词关系,因此D正确;
A中“上和下睦”意思为指长幼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相处得很好。明显“上和下睦”和“和睦”间不是近义词关系,因此A错;
B中“左思右想”意思为多方面想了又想。明显“左思右想”和“思想”间不是近义词关系,因此B错;
C中“南腔北调”意思为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明显“南腔北调”和“腔调”间不是近义词关系,因此C错;
综上,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是全同关系,且后面的词是前面的词的简称。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初中是初级中学的简称,公关是公共关系的简称,C正确;A幼稚园是幼儿园的旧称,B答案两个词的顺序错误了,D的答案是外语译成中文的意思。
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是全同关系,且二者是反义词。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的开始和结束也是反义词,正确;B项幸福的反义词是悲伤;C项喜欢的反义词是讨厌;D项两词为对应关系。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两词间的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是反义词,解放和束缚是一对反义词,与之关系相同的是C项,伶俐和笨拙也是反义词。
第二步:逐一判断其他选项
A项是因果关系,犯罪会受惩罚;B选项没有绝对的反义关系,蜕变是一个中性词,有可能往好的方向改变,也有可能往坏的方向改变,而堕落是明显往坏的方向变化的意思,因此排除;D项黎明和拂晓也是近义词。
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将选项逐一带入,判断各选项前后部分的逻辑关系
A选项“网络日记”和“网络”是包容关系,“菠萝”和“苹果”是并列关系;B选项“网络日记”和“电脑”是对应关系,“网络日记”通过“电脑”实现功能;网络日记和博客是同一个事物的不同说法,菠萝和凤梨也是如此,两组词是全同关系,C项正确;D项“网络日记”和“写手”是对应关系,“菠萝”和“水果”是包容关系。
第二步:逻辑关系相同即为答案
只有C选项两组词的逻辑关系相同,都是全同关系,故正确答案为C。
以上就是本次帮考网和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小伙伴们能够继续努力,相信最后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关注帮考网,还有更多有关考试练习在等着你哦!
教师招聘的学科知识考什么?:教师招聘的学科知识考什么?最后还会有教育教学的论述题或者写教案之类的。教师招聘的学科专业知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专业基础知识、课标、教案。但教师招聘的学科知识一般来说,即语文、数学、英语、美术、历史、化学、物理、生物、政治、音乐、体育、地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专业知识,比如你报考小学英语岗位,那么专业知识就是指小学英语的知识;那么专业知识就是指小学数学的知识。主要还是要求考生的基础知识要扎实。
教师招聘考试怎么才能报考特岗教师?:考生可以关注当地教育局官网,及时查看公告,以及查看公告中对应聘人员的要求,登录官网进行报名登录注册;考生还可以关注环球网校网站或者具体地区的考试微信群或者机构老师进行咨询。每个地区相关程序会有所不同,考生需要仔细查看,考试通常有具体的报名时间,考生需要及时关注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相应的网页进行报名,错过规定的招聘时间就不可以进行第二次报名了,考生一定要注意。符合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报名即可。
事业单位考试的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要考哪些题型?:事业单位考试的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要考哪些题型?一般包括单选、多选、判断等客观题型为主,但是目前很多省份公共基础的考试形式已不再是单纯的客观题型,多数倾向于公共基础+材料写作的形式,像湖北、江苏、河北等地的考试中,公共基础里政治、法律等内容也出现了主观题的形式,比如案例分析、简答、简析等题型。
2022-04-08
2022-04-08
2022-04-08
2022-04-08
2022-04-08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