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3年二级消防工程师《综合能力》考试共100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某超高层办公建筑,建筑总高度为180m,共设置有3个避难层。投入使用前对避难层进行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设置了独立的机械排烟设施
B.第—个避难层的楼地面与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差为55m
C.通向避难层的疏散楼梯在避难层进行了防火分隔
D.避难层兼作设备层,避难区域与设备管道采用耐火极限1.00h的防火墙分隔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避难层的防火设置要求。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5.5.23,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避难层(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两个避难层(间)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50m。2.通向避难层(间)的疏散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3.避难层(间)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0人/㎡计算。4.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其中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应集中布置,设备管道区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避难区;确需直接开向避难区时,与避难层区出入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m,且应采用甲级防火门。避难间内不应设置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不应开设除外窗、疏散门之外的其他开口。5.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6.应设置消火栓和消防软管卷盘。7.应设置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8.在避难层(间)进入楼梯间的入口处和疏散楼梯通向避难层(间)的出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9.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本题答案:C。
2、2015年4月6日,某石油化工企业发生对二甲苯爆炸事故,造成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457万元。对二甲苯(P-Xylene)是苯的衍生物,有毒,为无色透明液体,简称PX。二甲苯类物质闪点为30℃左右、爆炸下限为1.0%左右、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或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分级属ⅡA级,按引燃温度分组属T1组,对二甲苯储存火灾危险性属( )类。【单选题】
A.乙
B.丙
C.甲
D.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分类,根据《石油库设计规范 》二甲苯类物质 (包括对二甲苯、 邻二甲苯、 间二甲苯) 的火灾危险性均属于甲B类,本题答案:C。
3、某石油化工企业的厂区设置办公区、动力设备用房、消防站、甲类和乙类液体储蓄罐、液体烃储蓄罐、装卸设施和桶装油品堆场。下列关于工厂总平面布置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全厂性的高架火炬设置在生产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B.采用架空电力线路进出厂区的总变电所布置在厂区中心
C.消防站位于生产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D.散发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和罐组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石油化工企业总平面布置。B选项公路和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严禁穿越生产区。C选项消防站的设置位置便于消防车迅速通往工艺装置区和罐区,宜位于生产区全面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且避开工厂主要人流通道路。D选项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4.1.1规定: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和可燃材料堆场等,应布置在城市(区域)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并宜布置在城市(区域)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宜布置在地势较低的地带。当布置在地势较高的地带时,应釆取安全防护设施。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宜布置在地势平坦、开阔等不易积存液化石油气的地带。本题答案:A。
4、某百货大楼,地上4层,局部6层,建筑高度36m,建筑面积28700㎡,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防火墙上的防火门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并在关闭后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
B.办公区走道上的甲级防火门采用常开防火门,在火灾情况下能自行关闭并反馈信号
C.变形缝附近的防火门设置在六层建筑一侧
D.因消防电梯前室的门洞尺寸较大,防火门安装和使用不便,采用防火卷帘代替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防火门的安装。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门不允许采用防火卷帘。本题答案:D。
5、某建筑消防设施投入运行一年后,因局部功能变化,原有的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功能需增容,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原有4块联动控制主板,经核算共需6块联动控制主板才能满足扩容要求。下列系统增容措施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从原供货厂家购买2块联动控制主板,由施工单位直接安装调试
B.由原供货厂家技术人员带2块联动控制主板到现场安装调试
C.增设符合增容要求的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
D.断开原有已验收部分的控制线路,接入需增容部分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联动控制功能扩展要求, 根据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6—2007) 中第4.1.4 条调试负责人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应由生产厂的工程师 (或相当于工程师水平的人员)或生产厂委托的经过训练的人员担任 施工单位人员不属于专业技术人员,故 A 选项错误。 原供货厂家可能是经销商,不能将原供货厂家等同于生产厂家,故B选项错误。选项 C, 增设符合增容要求的火灾报警控制器 (联动型) 增设后两个报警控制器共6块联动控制主板, 能够满足系统需求,C 正确。选项 D,没有增加新的联动控制主板,直接把需增容部分连入原有线路, 显然D是不正确的。本题答案:C。
6、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需在数天内紧急搭建300余万帐篷和简易篷布房。相关文献曾给出纸张、织物、木材的最小临界热辐射强度约为10kW/㎡,并规定应急篷宿区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m。为安全合理地确定帐篷的防火间距,进行了实体火灾实验。距起火帐篷不同测点处的热辐射强度值见下表。事实上,在确定薄膜类建筑的防火间距时,火灾热辐射强度并不是唯一的控制因素,当地的气象条件、尤其是风的影响成为控制性因素。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相关规定,帐篷防火分区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 )m。【单选题】
A.12
B.2
C.8
D.1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四级耐火等级建筑和木结构单层建筑的相关要求,规定帐篷安置点每一防火分区面积不宜大于600㎡,四级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分区之间保持12m以上的防火间距。本题答案:A。
7、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流程顺序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信息采集—风险识别—评估指标体系建立—风险分析与计算—风险等级判断—风险控制措施
B.信息采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计算—风险等级判断—评估指标体系建立—风险控制措施
C.信息采集—评估指标体系建立—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计算—风险等级判断—风险控制措施
D.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信息采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计算—风险等级判断—风险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区域火灾风险评估可按照以下六个步骤来进行:1.信息采集2.风险识别3.评估指标体系建立4.风险分析与计算5.确定评估结论6.风险控制。本题答案:A。
8、消防技术人员对某工业区进行安全检查。下列仅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的生产场所中,符合安全出口设置要求的场所有( )。【多选题】
A.某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120㎡,同一时间作业人数3人
B.某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300㎡,同一时间作业人数24人
C.某丁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350㎡,同一时间作业人数20人
D.某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180㎡,同一时间作业人数8人
E.某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260㎡,同一时间作业人数18人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安全出口检查。厂房毎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的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当厂房仅设一个安全出口时,需满足:(1)甲类厂房的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00㎡,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5人。(2)乙类厂房的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人。(3)丙类厂房的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250㎡,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20人。(4)丁、戊类厂房的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400㎡,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30人。(5)地下或半地下厂房(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的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50㎡,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15人。(6)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如有防火墙隔成多个防火分区且每个防火分区至少设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将防火墙上通向相邻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本题答案:BC。
9、某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对已完工的防烟排烟系统进行检测,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采用发烟器分别对消防电梯前室及附近的两只感烟探测器进行模拟火灾试验,待相应的正压送风机启动后,使用风速仪对消防电梯前室设置的送风口处的风速进行测量,获得测量结果并观察消防联动控制器是否接收到相应正压送风机的动作信号
B.对二层商场电动挡烟垂壁附近的一只感烟探测器进行发烟试验,观察电动挡烟垂壁的自动降落情况
C.手动打开设在地下车库的排烟阀,待相应的排烟风机启动后,使用风速仪对排烟口处的风速进行测量,获得测量结果并观察消防联动控制器是否接收到相应排烟阀、排烟风机的动作信号
D.启动地下车库的排烟系统,手动关闭排烟风机人口处总管上设置的排烟防火阀,观察排烟风机的运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防排烟系统的安装检测与调试。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防火规范》,应由同一防烟分区内且位于电动挡烟垂壁附近的两只独立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电动挡烟垂壁降落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电动挡烟垂壁的降落,仅对挡烟垂壁附近的一只感烟探测器进行发烟试验,探测器不会发出联动触发信号,没有联动触发信号消防联动控制器就不会控制电动挡烟垂壁的降落,B选项这种检测方法是错误的。根据4.5.1 防烟系统的联动控制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由加压送风口所在防火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或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送风口开启和加压送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相关层前室等需要加压送风场所的加压送风口开启和加压送风机启动。2.应由同一防烟分区内且位于电动挡烟垂壁附近的两只独立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电动挡烟垂壁降落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电动挡烟垂壁的降落。根据4.5.2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方式应符舍下列规定:1.应由同一防烟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的开启,同时停止该防烟分区的空气调节系统。2.应由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动作信号,作为排烟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排烟风机的启动。本题答案:B。
10、某办公楼,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等消防设施。当正压送风机控制柜处于自动状态时,检测风机的启动情况,下列操作中,能够启动正压送风机的有( )。【多选题】
A.使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状态,使用发烟器分别对十层的楼梯间前室及内走道的各一只感烟探测器进行模拟火灾报警测试,两只探测器先后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B.使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手动状态,试验发烟器对一楼大堂2的一只感烟探测器进行模拟火灾报警测试,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再按下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C.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上手动按下正压送风机的启动按钮
D.使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手动状态,使用发烟器分别对八层的两间办公室内的各一只感烟探测器进行模拟火灾报警测试,两只探测器先后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E.使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状态,手动开启设在六层防烟楼梯间的送风口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防排烟系统联动控制逻辑。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防烟系统的联动控制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由加压送风口所在防火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或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送风口开启和加压送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相关层前室等需要加压送风场所的加压送风口开启和加压送风机启动。2.应由同一防烟分区内且位于电动挡烟垂壁附近的两只独立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电动挡烟垂壁降落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电动挡烟垂壁的降落。根据4.5.3 防烟系统、排烟系统的手动控制方式,应能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上手动控制送风口、电动挡烟垂壁、排烟口、排烟窗、排烟阀的开启或关闭及防烟风机、排烟风机等设备的启动或停止,防烟、排烟风机的启动、停止按钮应采用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并应直接手动控制防烟、排烟风机的启动、停止。本题答案:ACE。
83二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成绩怎么复审?:二级消防工程师考生如对本人的考试成绩有异议要求复核的,应在考试成绩公布之日起一个月内办理核查手续,逾期不予受理。核查范围仅限于:1主观题试卷。卷面有无漏评,对主观题评分标准掌握上的异议不属于核查范围;2客观题答题卡作答无考试成绩的;申请手续:1考生本人持身份证、准考证原件同时提供复印件到省人事考试局成绩管理部填写《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考生成绩复核申请表》。
23二级消防工程师考试考哪几科?:《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消防技术综合能力》和《消防安全案例分析》。
108二级消防工程师考试哪门最难?: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难度因人而异,消防案例分析科目偏难,但近两年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试题出题比较广,二级消防工程师考试三个科目特点:《技术实务》是基础,主要涉及燃烧基础、建筑防火、消防设施、其他建筑防火、消防安全评估。选型与适用以及相关的设计要求,属于消防工程师考试最为基本的一门入门级课程。《综合能力》主要涉及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评估。
02:152021-06-03
01:012021-06-03
01:152021-06-03
04:092021-06-03
16:012021-06-03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