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社会经济、人民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人工智能带来的安全风险也逐渐显现,促使中国政府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人工智能的安全应用。本文将为您全面概述中国在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的主要法律法规及其核心内容。
中国在人工智能安全领域已经构建了较为完善且多层次的法律法规体系。以下是最新动态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梳理: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发布:2025年3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印发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旨在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的标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人工智能法草案推进:2024年,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立法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备审议项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中,“人工智能法草案”再次列入预备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项目。
此外,以下法律法规在人工智能安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础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部门规章:《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
规范性文件:《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
标准:《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
监督管理框架包括技术监管、数据监管、内容监管、行业准入监管和伦理监管。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中国的法律法规体系也在持续完善。未来,中国将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人工智能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可靠、可持续发展。
对于备考人工智能相关考试的考生,以下是一些建议:
总之,中国在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2023-06-07
2023-06-07
2023-06-07
2023-06-07
2023-06-07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