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0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统计学中的许多结论是带有概率性质的,通常一个事件的发生小于(),就叫小概率事件。【单选题】
A.5%
B.7%
C.9%
D.1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统计学中的许多结论是带有概率性质的,通常一个事件的发生小于5%,就叫小概率事件。
2、按照安全评价的逻辑推理过程,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和演绎推理评价法。【单选题】
A.归纳推理评价法
B.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法
C.定性安全评价法
D.定量安全评价法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按照安全评价的逻辑推理过程,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归纳推理评价法和演绎推理评价法。
3、为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基础的是()。【单选题】
A.公众动员机制
B.统一指挥
C.分级响应
D.属地为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为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基础的是公众动员机制。
4、有A和B两家建筑公司,A公司的职工人数是200人,B公司的职工人数是500人,A公司在上一年度的施工作业中造成2名职工重伤,B公司在上年度的施工作业中造成4名职工重伤,A公司和B公司上一年度的千人重伤率分别是()。【单选题】
A.1‰和4‰
B.5‰和8‰
C.6‰和7‰
D.10‰和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千人重伤率=重伤人数/从业人员数×103。
5、某小区一住宅电梯检验有效期截至2012年11月8日,该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应于2012年10月8日前向相应的()申报定期检验。【单选题】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
C.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
D.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检验有效期满1个月前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定期检验。
6、下列安全评价方法中,()是从事故原因推论结果的评价方法,即从最基本的危险、有害因素开始,逐渐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最终分析到可能的事故。【单选题】
A.定性安全评价法
B.定量安全评价法
C.归纳推理评价法
D.演绎推理评价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归纳推理评价法是从事故原因推论结果的评价方法,即从最基本的危险、有害因素开始,逐渐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最终分析到可能的事故。
7、为了保证企业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某企业根据甲、乙、丙三位职工的从业经验和能力等综合因素分析,对三位职工岗位进行了重新调整,这种调整,符合安全生产管理原理的()。【单选题】
A.整分合原则
B.能级原则
C.3E原则
D.激励原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能级原则是现代管理认为,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并且可以按照能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形成管理的能级,就像原子中电子的能级一样。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级,根据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8、某地下金属矿山企业建立了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当地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系统的完好率进行了监督检查,该监督方式属于()。【单选题】
A.事前监督管
B.事中行为监察
C.事中技术监察
D.事后监督管理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事中的监督管理重点在作业场所的监督检查,主要方式包括行为监察和技术监察。技术监察多从设备的本质安全入手。
9、对于易发事故和事故危害大的行业和生产系统、部位、装置、设备等应进行强制性检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对于非矿山企业,下列检查项目中,须进行强制性检查的有()。【多选题】
A.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B.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电梯
C.高压医用氧舱、防爆电器
D.防爆电器、高压设备、客运索道
E.作业场所的粉尘、噪声、辐射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对非矿山企业,目前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高压医用氧舱、起重机、电梯、自动扶梯、施工升降机、简易升降机、防爆电器、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游艺机及游乐设施等;作业场所的粉尘、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和有毒物质的浓度等。
10、某石化企业组织有关安全技术人员对运行中的催化裂化装置存在的火灾、爆炸等事故隐患进行安全评价,按照安全评价实施的阶段分类,本次安全评价属于()。【单选题】
A.消防现状评价
B.安全现状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
D.安全预评价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生产经营活动、工业园区的事故风险、安全管理等情况,辨识与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审查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的活动。
2022-04-08
2022-04-08
2022-04-08
2022-04-08
2022-04-08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