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5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主要含强心苷的中药是( )。【单选题】
A.麦门冬
B.甘草
C.商陆
D.罗布麻叶
E.合欢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罗布麻的主要成分和作用:叶中含有槲皮素,异槲皮甙,金丝桃甙,芸香甙等。
2、在中医的常用治法中,不属于和法的是()。【单选题】
A.表里双解
B.透达膜原
C.消痞化积
D.疏肝和胃
E.调和肝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消痞化积属于消法。
3、传统中药丸剂所包药物系用处方中药物极细粉作为包衣材料,根据处方,清热解毒中药丸剂常包( )。【单选题】
A.朱砂衣
B.黄柏衣
C.雄黄衣
D.青黛衣
E.赭石衣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药物衣包衣材料是处方药物制成的极细粉,本身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用于包衣既可首先发挥药效,又可保护丸粒、增加美观。常见的药物衣有朱砂衣(镇静、安神、补心类药物常用)、黄柏衣(利湿、渗水、清下焦湿热的药物常用)、雄黄衣(解毒、杀虫类药物常用)、青黛衣(清热解毒类药物常用)、百草霜衣(清热解毒类药物常用)等。
4、《中国药典》规定,含量测定成分属于香豆素的中药是( )。【单选题】
A.葛根
B.柴胡
C.艾叶
D.知母
E.前胡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前胡,根含香豆精类化合物。
5、方中法半夏制备时,应选用的辅料是()。【单选题】
A.生姜、明矾
B.甘草、皂角
C.甘草、生石灰
D.黑豆、豆腐
E.甘草、金银花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法半夏:取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另取甘草适量,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搅勾,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泡,每日搅拌1-2次,并保持浸液pH值12以上,至剖面黄色均匀,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洗净,阴干或烘干,即得。每100kg净半夏,用甘草15kg、生石灰10kg。
6、某企业生产的保持乙方检验报告的部分项目如下:其中,检验数据结果符合标准规定的项目有( )。【多选题】
A.薄层色谱
B.水分
C.溶脂时限
D.含量测定
E.微生物限度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薄层色谱不符合要求。微生物限度,大肠埃希菌超标,不符合要求,故本题答案为BCD。
7、处方调配复核,见有不规则形状块,长1-2cm,表面白色至类白色,略粗糙或平坦,质坚硬,气微的饮片是()。【单选题】
A.生姜
B.茯苓
C.厚朴
D.姜半夏
E.紫苏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茯苓,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8、苦味的作用特点是( )。【单选题】
A.能软,能下
B.能燥、能泄
C.能补、能缓
D.能收、能涩
E.能散、能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A项是咸味的作用特点;B项是苦味的作用特点;C项是甘味的作用特点;D项是酸味的作用特点;E项是辛味的作用特点。
9、中药中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的常用方法有()。【多选题】
A.质谱
B.紫外光谱
C.红外光谱
D.核磁共振谱
E.高效液相色谱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中药中有机化合物节后鉴定的常用方法:确定分子式并计界不饱和度;质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
10、来源于茜草科,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的药材是()。【单选题】
A.五味子
B.小茴香
C.女贞子
D.枸杞子
E.栀子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栀子,别名:黄栀子、山栀、白蟾,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含番红花色素苷基,可作黄色染料。
执业中药师考试没有社保可以报考吗?:执业中药师考试没有社保可以报考吗?这个没有绝对性。需要看自己所在地区的要求,如果你所在省市需要提交社保,你无法提供,现场审核是无法通过的。有些地区一般需要提供社保证明的前提,都是非本地户籍考生才需要,也是为了限制异地报考等情况。所以具体都以当地出示的考试通知为主。
执业中药师考试可以异地考试吗?:执业中药师考试可以异地考试。根据往年考试规定,异地考试需办理转考手续。1. 考生向当地考试机构提出异地转考申请,需提交材料包括:个人申请一份(含有本人姓名,身份证号,考试名称,转入地所属省市名称,联系电话)和身份证复印件。2. 向地级市考试机构提交申请的,由地级市考试机构上报,开出证明后返回给市考试机构,由市考试机构发给考生。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