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5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山楂的药理作用有( )。【多选题】
A.强心
B.降血压
C.扩张血管
D.收缩子宫
E.抗癌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山楂有助消化、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绞痛、强心、降血压、抗心律失常、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血管、收缩子宫、抗菌、调节体液与细胞免疫功能、抗癌等药理作用。故选ABCDE。
2、硫黄内服能( )。【单选题】
A.解毒杀虫,燥湿祛痰
B.补火助阳通便
C.祛风燥湿,杀虫止痒
D.止血止泻,清热消痰
E.坠痰镇惊,攻毒截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上述药物的内服功效。白矾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清热消痰。硫黄外用解毒杀虫止痒,内服补火助阳通便。铅丹外用拔毒止痒,敛疮生肌;内服坠痰镇惊,攻毒截疟。
3、牛膝配苍术、黄柏主治的病证是( )。【单选题】
A.湿盛呕吐证
B.湿热痞满证
C.湿热淋证
D.食积腹痛泄泻
E.湿热足膝肿痛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牛膝、苍术、黄柏三药相合,不但清热燥湿力强,而且善走下焦,故善治下焦湿热之足膝肿痛、痿软无力及湿疹、湿疮等。选项E当选。
4、吴茱萸的主治病证是( )。【单选题】
A.寒湿脚气
B.亡阳欲脱
C.气血亏虚
D.阳虚外感
E.虫积腹痛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吴茱萸主治病证:(1)中寒肝逆之头痛、吐涎沫。(2)寒湿脚气肿痛,或上冲入腹之腹胀、困闷欲死。(3)寒疝腹痛,经寒痛经。(4)呕吐吞酸。(5)虚寒腹痛泄泻。选项A当选。
5、刺五加的功效有( )。【多选题】
A.补气健脾
B.益肾强腰
C.生津止渴
D.养心安神
E.活血通络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刺五加功效:补气健脾,益肾强腰,养心安神,活血通络。选项ABDE正确当选。
6、冠心病寒凝气滞型,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单选题】
A.通心络胶囊
B.消栓通络胶囊
C.速效救心丸
D.冠心苏合滴丸
E.华佗再造丸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的区别使用。冠心病其原因可有气滞血瘀型、寒凝气滞型、心气虚乏型、血瘀络阻型等。冠心病属气滞血瘀型宜用活血行气剂速效救心丸;冠心病寒凝气滞型宜用活血行气剂冠心苏合滴丸;冠心病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证宜用益气活血剂通心络胶囊。
7、穿山甲的功效是( )。【单选题】
A.散瘀止痛,接骨疗伤,消积止痛
B.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
C.破血祛瘀,舒筋活络,杀虫疗癣
D.活血止痛,化瘀止血,解蛇虫毒
E.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穿山甲功效: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选项E当选。
8、治疗热毒郁滞、痰瘀互结所致的痈疸发背,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单选题】
A.牛黄醒消丸
B.紫草膏
C.生肌玉红膏
D.连翘败毒丸
E.如意金黄散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牛黄醒消丸的主治。牛黄醒消丸主治热毒郁滞、痰瘀互结所致的痈殖发背、瘰疬流注、乳痈乳岩、无名肿毒。故选A。
9、左归丸的功能是( )。【单选题】
A.滋肾补阴
B.滋阴降火
C.滋阴清热
D.滋肾养肺
E.清热养阴,生津止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左归丸的功能。左归丸的功能是滋肾补阴。故正确答案为A。
10、沉香研末内服,成人每次用量是( )。【单选题】
A.3~6g
B.4~9g
C.1~2g
D.10~25g
E.0.5~1.5g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沉香的用量。沉香的用量用法是内服:煎汤,1~5g,后下;研末,每次0.5~1.5g;亦入丸散或磨汁服。故正确答案为E。
执业中药师考试没有社保可以报考吗?:执业中药师考试没有社保可以报考吗?这个没有绝对性。需要看自己所在地区的要求,如果你所在省市需要提交社保,你无法提供,现场审核是无法通过的。有些地区一般需要提供社保证明的前提,都是非本地户籍考生才需要,也是为了限制异地报考等情况。所以具体都以当地出示的考试通知为主。
执业中药师考试可以异地考试吗?:执业中药师考试可以异地考试。根据往年考试规定,异地考试需办理转考手续。1. 考生向当地考试机构提出异地转考申请,需提交材料包括:个人申请一份(含有本人姓名,身份证号,考试名称,转入地所属省市名称,联系电话)和身份证复印件。2. 向地级市考试机构提交申请的,由地级市考试机构上报,开出证明后返回给市考试机构,由市考试机构发给考生。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