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5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中国药典》中,以士的宁为质量控制成分之一的中药是()。 【单选题】
A.苦参
B.麻黄
C.马钱子
D.连翘
E.地骨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中国药典》中马钱子以士的宁和马钱子碱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2、苯酚在注射剂中用作( )。【单选题】
A.抗氧剂
B.抑菌剂
C.止痛剂
D.渗透压调节剂
E.pH调节剂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注射剂中常用抑菌剂有苯酚、甲酚、三氯叔丁醇等。
3、《中国药典》中,以挥发油作为质量控制指标的中药是()。 【单选题】
A.龙胆
B.穿心莲
C.黄芪
D.薄荷
E.黄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中国药典》中薄荷以挥发油作为质量控制指标。
4、关于缓释、控释制剂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缓释制剂给药后血药浓度较为平稳
B.渗透泵片可以均匀地恒速释放药物
C.药效作用剧烈的药物宜制成控释制剂
D.肌内注射药物的混悬液具有缓释作用
E.胃漂浮片可提高药物在十二指肠的疗效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特点包括:减少给药次数,方便使用,提高患者的服药顺应性;血药浓度平稳,避免或减小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但不能降低肝首过效应。药效剧烈、溶解度小、吸收无规律、吸收差或吸收易受影响的药物不宜制成缓释、控释剂。
5、用于评价制剂生物等效性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有()。【多选题】
A.生物半衰期()
B.清除率(CL)
C.血药峰浓度()
D.表现分布容积(V)
E.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AUC)
正确答案:C、E
答案解析:用于评价制剂生物等药性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有AUC、。
6、甘草酸属于( )。【单选题】
A.四环三萜皂苷
B.五环三萜皂苷
C.甾体皂苷
D.强心苷
E.氰苷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甘草所含的三萜皂苷以甘草皂苷含量最高。甘草皂苷又称甘草酸,为甘草中的甜味成分。
7、盐炙法炮制中药的目的是( )。【单选题】
A.引药上行,增强活血通络作用
B.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作用
C.制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
D.引药下行,增强滋阴降火作用
E.缓和药性,增强润肺止咳作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盐炙主要目的:引药下行,增强疗效;缓和药物的辛燥性;增强滋阴降火的作用。
8、下软膏基质中,属于水溶性基质的是( )。【单选题】
A.蜂蜡
B.石蜡
C.聚乙二醇
D.植物油
E.氢化植物油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水溶性基质:由天然或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物质组成,能吸收组织渗出液,释药较快,无刺激性。可用于湿润、糜烂创面,但润滑作用较差,易失水干涸,故常加保湿剂与防腐剂,以防止蒸发与霉变,如甘油明胶、聚乙二醇、聚氧乙烯等。
9、关于药品贮藏有关规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避光是指贮藏时避免日光直射
B.阴凉处是指贮藏温度不超过20°C
C.凉暗处是指遮光且贮藏温度不超过20°C
D.常温是指贮藏温度为10°C-30°C
E.冷处是指贮藏温度为2°C-10°C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避光: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例如棕色或黑色包装材料包裹的五色透明、半透明容器。阴凉处:贮藏温度不超过20°C。凉暗处:在避光条件下贮藏且温度不超过20°C。冷处:贮藏温度为2°C-10°C。常温:贮藏温度为10°C-30°C。
10、确定化合物分子常采用的方法是()。【单选题】
A.NMR
B.IR
C.UV
D.MS
E.DEPT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质谱(MS)可用于确定分子量及求算分子式和提供其他结构信息。
执业中药师考试没有社保可以报考吗?:执业中药师考试没有社保可以报考吗?这个没有绝对性。需要看自己所在地区的要求,如果你所在省市需要提交社保,你无法提供,现场审核是无法通过的。有些地区一般需要提供社保证明的前提,都是非本地户籍考生才需要,也是为了限制异地报考等情况。所以具体都以当地出示的考试通知为主。
执业中药师考试可以异地考试吗?:执业中药师考试可以异地考试。根据往年考试规定,异地考试需办理转考手续。1. 考生向当地考试机构提出异地转考申请,需提交材料包括:个人申请一份(含有本人姓名,身份证号,考试名称,转入地所属省市名称,联系电话)和身份证复印件。2. 向地级市考试机构提交申请的,由地级市考试机构上报,开出证明后返回给市考试机构,由市考试机构发给考生。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