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5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中国药典》规定甘草的有机氯农药总六六六(BHC)不得超过( )。【单选题】
A.0.1mg/kg
B.0.2mg/kg
C.0.3mg/kg
D.0.5mg/kg
E.5mg/kg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中药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查。马兜铃酸为内源性的生物碱。《中国药典》规定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川楝子中的毒性成分进行限量检查。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药材及制剂中部分有机氯农药残留量,规定总六六六不得超过0.2mg/kg。
2、黄芪中含有的黄芪甲苷,其结构类型是( )。【单选题】
A.醌类
B.三萜类
C.甾体类
D.香豆素类
E.黄酮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常用中药所含化学成分类型。 陈皮中含有多种黄胴类化合物,如橙皮苷;丹参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两大部分。 脂溶性成分大多为共轭醌、酮类化合物,具有特征的橙黄色和橙红色。如丹参酮Ⅰ、丹参酮、丹参酮 、隐丹参酮等;黄芪中含有大量的三萜皂苷类成分,其中黄芪甲苷为黄芪和炙黄芪的质量控制成分之一。
3、药物在体内经药物代谢酶等作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为( )。【单选题】
A.吸收
B.分布
C.代谢
D.排泄
E.消除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除血管内给药外,药物应用后都要经过吸收才能进入体内。药物的分布指药物吸收后,由循环系统运送至体内各脏器、组织的过程。药物的代谢系指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改变的过程。排泄指体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从各种途径排出人体的过程。
4、主要根据分子极性大小分离物质的方法是( )。【单选题】
A.膜分离法
B.聚酰胺色谱法
C.硅胶柱色谱法
D.离子交换树脂法
E.分馏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硅胶、氧化铝均为极性吸附剂。选项C正确当选。
5、植物药的采收原则有( )。【多选题】
A.根及根茎类药材一般宜在秋冬季地上部分将枯萎时、春初发芽前或刚出苗时采收
B.皮类药材一般宜在秋冬季采收
C.叶类药材一般宜在叶片繁茂,色绿时采收
D.花类药材在含苞待放或开放时采收,对花期较长,花朵陆续开放的植物,应分批采摘
E.种子类药材在果实种子成熟时采收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其余皆正确。选项ACDE正确当选。
6、投石膏、知母可治( )。【单选题】
A.寒病
B.中寒腹痛
C.寒热往来
D.亡阳欲脱
E.气分高热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四气是为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如治气分高热,投性寒的石膏、知母;治亡阳欲脱,投性热的附子、干姜等;又如治亡阳欲脱,选大热之附子;而治一般中寒腹痛,投温性之煨姜。
7、下列关于缓释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题】
A.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宜制成缓释制剂
B.生物半衰期很长的药物不宜制成缓释制剂
C.可克服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
D.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
E.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顺应性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缓释制剂的特点及制法。与普通制剂比较,缓释、控释制剂具有以下特点。①药物治疗作用持久、毒副作用小、用药次数显著减少,且能增加患者顺应性;②药物可缓慢地释放进入体内,血药浓度的“峰谷”波动小,可避免超过治疗血药浓度范围的毒副作用,又能保持在有效浓度治疗范围(治疗窗)之内以维持疗效。生物半衰期很短或很长的药物、单服剂量很大的药物、药效剧烈、溶解度小、吸收无规律、吸收差或吸收易受影响的药物、需在肠道特定部位主动吸收的药物都不宜制成缓释、控释制剂。
8、宜用沉降性药的病证是( )。【单选题】
A.病位在上,病势下陷类病证
B.病位在里,病势下陷类病证
C.病位在下,病势上逆类病证
D.病位在表,病势上逆类病证
E.病位在上,病势上逆类病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顺其病位选择用药一般说,病位在上在表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病位在下在里类病证,宜用沉降之性的药。逆其病势选择用药一般说,病势下陷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治疗病势上逆之肝阳上亢,常选用药性沉降的夏枯草、磁石、熟地黄等。
9、甘草的气味是( )。【单选题】
A.气微,味甜而特殊
B.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气
C.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D.气微,味微苦而酸
E.香气浓郁,味苦、辛,稍麻舌,微回甜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药材的气味鉴别特征。甘草微具特异的香气,味甜而特殊。细辛气辛香,味辛辣、麻舌。选项B所述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为黄芪的气味鉴别特征。
10、大黄的加工方法是( )。【单选题】
A.刮去粗皮(忌用铁器),加工成卵圆形或圆柱形,或切成厚片干燥
B.堆放3~6天“发汗”,反复数次至内部变黑色后干燥
C.用矾水擦去外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D.撞去表皮,加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浆汁,晒干或烘干
E.曝晒至半干,反复搓揉,边晒边搓,至全干,撞至表面光滑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药材的采收加工方法。大黄药材采收加工时需刮去外皮(忌用铁器),加工成卵圆形或切成厚片干燥。玄参药材采收加工时需堆放3~6天“发汗”,反复数次至内部变黑色后干燥。浙贝母药材采收加工是需按大小分两种规格,分别撞擦,除去外皮,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擦出的浆汁,干燥。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相比中药学,药理学确实有一定难度。而药物分析也是大多数考生认为难于药剂学的,西药的专业一难度确实要高于中药的专业一。中西药二难度分析:中药鉴定从性状鉴定方面去考虑确实不是很难,不过它的理化方面的知识点却难得很。而且中药鉴定这门课变数确实很多,想要过专业二在这门上好好花点功夫吧。中药化学是中药学的最大门坎,许多有着丰富工作检验的老药工硬是跨不过这道坎。
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考试与执业西药师考试除药事管理与法规这个公共科目是相同的,其它两个专业考试科目不同。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