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5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或数。宜选用的方剂是()。【单选题】
A.归脾汤
B.天麻钩藤饮
C.左归丸
D.生脉散
E.金匮肾气丸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眩晕肝阳上亢证的方剂应用。眩晕肝阳上亢证方剂应用为天麻钩藤饮。
2、患者,男性,32岁。头痛发热,呕吐,腹泻,胸膈痞闷,苔白腻,脉濡。诊为暑湿感冒,予以藿香正气水,为增强疗效,执业药师建议用的药引是( )。【单选题】
A.黄酒
B.姜汤
C.米汤
D.盐水
E.清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正确掌握剂量及用法中提到:中成药在服用时需加药引以助药效,如藿香正气胶囊在治疗呕吐时,宜用生姜煎汤送下,以增强止呕作用。
3、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的共见症状有( )。【多选题】
A.心悸
B.心烦
C.失眠
D.健忘
E.盗汗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心血虚与心阴虚的共同症状是:心悸、心烦、易惊、失眠、健忘。心血虚与心阴虚,或由于血的生化之源不足,或续发于失血之后,如产后失血过多、崩漏、外伤出血等,亦可由过度劳神,致营血亏虚、阴精暗耗所引起。心血虚证以心的常见症状与血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心阴虚证以心的常见症状与阴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
4、蛇床子的用量是( )。【单选题】
A.3-6g
B.5-9g
C.3-10g
D.6-10g
E.10-15g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有毒性中药用量的掌握情况。
5、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转化是气的( )。【单选题】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气化作用具体是指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
6、根据藏药八性理论,治隆病应采用的药物性能是( )。【单选题】
A.热、锐
B.凉、钝
C.轻、糙
D.柔、软
E.重、腻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重、腻两性治疗特性为轻、糙的隆病。
7、患者,女性,39岁。月经不调,带下,腰膝酸软,体弱,服用乌鸡白凤丸,为增其益气血、调经之功,应配合同用的药是( )。【单选题】
A.香砂六君丸
B.大补阴丸
C.平胃散
D.六味地黄丸
E.麦味地黄丸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以乌鸡白凤丸为主药治疗妇女气血不足、月经失调,辅以香砂六君九,以开气血生化之源,增强主药的养血调经之功。
8、“藏象”的基本含义是()。【单选题】
A.五脏六腑的形象
B.内在组织器官的形象
C.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D.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E.藏于内的脏腑及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藏象学说特点的理解。藏象,近年来又写作“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9、内痔脾虚气陷证,常用治法是( )。【单选题】
A.清热凉血祛风
B.清热解毒
C.清热利湿止血
D.理气祛风活血
E.补气升阳举陷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内痔肠风下血证常用治法是清热凉血祛风;内痔湿热下注证常用治法是清热利湿止血;内痔气滞血瘀证常用治法是理气祛风活血;内痔脾虚气陷证常用治法是补气升阳举陷。
10、痛痹常用治法是( )。【单选题】
A.除湿通络,怯风败寒
B.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C.化痰祛瘀,滋养肝肾
D.解表散寒,活血通络
E.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行痹,常用治法是祛风通络、散寒除湿;痛痹,常用治法是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着痹,常用治法是除湿通络、祛风散寒;尪痹,常用治法是化痰祛瘀、滋养肝肾。
执业中药师考试没有社保可以报考吗?:执业中药师考试没有社保可以报考吗?这个没有绝对性。需要看自己所在地区的要求,如果你所在省市需要提交社保,你无法提供,现场审核是无法通过的。有些地区一般需要提供社保证明的前提,都是非本地户籍考生才需要,也是为了限制异地报考等情况。所以具体都以当地出示的考试通知为主。
执业中药师考试可以异地考试吗?:执业中药师考试可以异地考试。根据往年考试规定,异地考试需办理转考手续。1. 考生向当地考试机构提出异地转考申请,需提交材料包括:个人申请一份(含有本人姓名,身份证号,考试名称,转入地所属省市名称,联系电话)和身份证复印件。2. 向地级市考试机构提交申请的,由地级市考试机构上报,开出证明后返回给市考试机构,由市考试机构发给考生。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