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4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可以用阴阳相互转化的关系解释的是( )。【单选题】
A.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B.阴盛格阳,阳盛格阴
C.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D.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E.阴长阳消,阳长阴消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对阴阳的相互关系的理解。“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是说事物发展到极点就要向它的反面转化。
2、宗气的生理功能是( )。【单选题】
A.润泽肌肤
B.化生血液
C.温煦脏腑
D.贯心脉行气血
E.促进生长发育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宗气贯注于心脉之中,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
3、与血的运行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单选题】
A.肺脾肾
B.心脾肝肾
C.心肺肝脾
D.脾肺肾肝
E.肺脾胃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肝主藏血、脾主统血,血液的正常运行,与心肺肝脾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
4、属于藏药配伍原则的有( )。【多选题】
A.找温和配伍
B.寒、热药性分别配伍
C.加减原则
D.君、臣、佐、使配伍
E.矫正药配伍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藏药理论中的药物配伍原则包括:君臣佐使配伍、寒热药性分别配伍、加减原则、找温和药配伍。选项E矫正药配伍是维吾尔医药理论中的配伍原则。
5、“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阴阳的( )。【单选题】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交互感应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对阴阳的相互关系的理解。说明阳以阴为奇,阴以阳为偶;阴为阳守持于内,阳为阴役使于外,阴阳相互为用,不可分离。
6、心悸心脾两虚证,宜选用的中成药是()。【单选题】
A.血府逐瘀口服液
B.天王补心丹
C.心宝丸
D.人参归脾九
E.稳心颗粒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心悸的辨证分型及主治方剂。治疗心悸心脾两虚证常用的中成药是人参归脾丸、复方扶芳藤合剂、益气养血口服液、消疲灵颗粒。故选项D正确。
7、与黄药子联用,能引起药源性肝病的西药有( )。【多选题】
A.四环素
B.利福平
C.红霉素
D.安乃近
E.氯丙嗪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黄药子对肝脏有一定毒性,不可与利福平、四环素、红霉素、氯丙嗪等本身也具有肝毒性的西药联用,以免引发药源性肝病。
8、头昏胀痛,两侧为重,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红,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宜选用的方剂是()。【单选题】
A.天麻钩藤饮
B.半夏白术天麻汤
C.通窍活血汤
D.龙胆泻肝汤
E.芎芷石膏汤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头痛辨证论治。头昏胀痛,两侧为重,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红,或兼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证属肝阳头痛,方剂应用为天麻钩藤饮。
9、肾精不足证的临床表现有( )。【多选题】
A.齿摇发脱
B.囟门迟闭
C.健忘恍惚
D.成人早衰
E.足软无力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肾精不足证的临床表现常见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性功能减退;小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智力和动作迟钝、囟门迟闭、骨骼痿软;成人早衰、发脱齿摇、耳鸣耳聋、健忘恍惚、动作迟缓、足痿无力、精神呆钝等。一般以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早衰、生殖功能减退的表现为辨证要点。
10、“气为血之帅”包括( )。【多选题】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养气
E.血能载气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对气与血关系的理解。气为血之帅,包含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三个方面。
执业中药师考试可以异地考试吗?:执业中药师考试可以异地考试。根据往年考试规定,异地考试需办理转考手续。1. 考生向当地考试机构提出异地转考申请,需提交材料包括:个人申请一份(含有本人姓名,身份证号,考试名称,转入地所属省市名称,联系电话)和身份证复印件。2. 向地级市考试机构提交申请的,由地级市考试机构上报,开出证明后返回给市考试机构,由市考试机构发给考生。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合格标准是什么?:执业中药师考试的合格标准是什么?2019年3月20日之后,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规定四年为一个考试周期。即参加全部科目考试的人员须在连续四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免试部分科目的人员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各科的满分成绩是120分,及格分数线是72分。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