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3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干姜与细辛均有的功效是( )。【单选题】
A.温中降逆
B.温肺化饮
C.温通血脉
D.温脾止泻
E.温肾散寒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干姜功效:温中,回阳,温肺化饮。 细辛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选项B当选。
2、某女,48岁,素体虚弱,时见胸腹刺痛,今日又患崩漏,色暗红,并有少量血块,舌质暗淡,苔薄白。治当化瘀止血、活血定痛,兼以补虚,宜选用的药是( )。【单选题】
A.茜草
B.三七
C.槐花
D.艾叶
E.苎麻根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三七功效:①化瘀止血;②活血定痛;③兼补虚而强体。选项B正确当选。
3、四逆散的功能是透解郁热和( )。【单选题】
A.和胃止痛
B.疏肝理气
C.消胀止痛
D.宽中除满
E.疏肝理脾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四逆散的功能。四逆散的功能是透解郁热,疏肝理脾。故选E。
4、穿山甲与王不留行的共同功效有( )。【多选题】
A.活血
B.通经
C.下乳
D.消肿
E.排脓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穿山甲与王不留行均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之功。穿山甲还可排脓,故治疮肿脓成将溃最宜。王不留行不可排脓,但有利尿通淋之功。故选ABCD。
5、清气化痰丸的药物组成有( )。【多选题】
A.胆南星、黄芩
B.瓜蒌仁、苦杏仁
C.陈皮、枳实
D.茯苓、半夏
E.茯苓、白术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清气化痰丸的药物组成。清气化痰丸是在二陈丸基础上去甘草,加入胆南星,黄芩,瓜蒌仁,苦杏仁以及枳实组成。故选ABCD。
6、既能收敛止血,又能化瘀利尿的药是( )。【单选题】
A.白茅根
B.炮姜
C.艾叶
D.仙鹤草
E.血余炭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血余炭的功效。血余炭能收敛止血,化瘀,利尿;白茅根也能利尿,但不能收敛止血,化瘀,而能凉血止血,其余各药物均不能利尿。故正确答案为E。
7、山楂的主治病证有( )。【多选题】
A.泻痢腹痛
B.小儿疳积
C.胸痹心痛
D.疝气胀痛
E.瘀血痛经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山楂的主治病证有:食积不化,肉积不消,泻痢腹痛;瘀血痛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胸痹心痛;疝气偏坠胀痛。故选ACDE。
8、清热药的分类有( )。【多选题】
A.清虚热药
B.清热燥湿药
C.清热解毒药
D.清热凉血
E.清热泻火药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清热药的分类。清热药按其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分为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清热解毒药、清虚热药五类,故ABCDE均为正确答案。
9、某女,45岁。患月经不调数年,近1周感受风邪,出现头痛,治当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宜选用的药物是( )。【单选题】
A.延胡索
B.郁金
C.穿山甲
D.牛膝
E.川芎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川芎的性能特点。川芎辛温行散,入血走气,上行头巅,下走血海。善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治血瘀气滞诸痛,兼寒者最宜,被前人誉为“血中之气药”;治头痛,属风寒、血瘀者最佳,属风热、风湿、血虚者皆可随证酌选,故前人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言。川芎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难产,产后瘀阻腹痛;胸痹心痛,胁肋作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疮痈肿痛;头痛,风湿痹痛。故正确答案为E。
10、酸枣仁的功效是( )。【单选题】
A.养心安神,通便
B.养心安神,通络
C.养心安神,敛汗
D.养心安神,调经
E.养心安神,止泻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酸枣仁功效:养心安神,敛汗。 选项C当选。
执业中药师考试没有社保可以报考吗?:执业中药师考试没有社保可以报考吗?这个没有绝对性。需要看自己所在地区的要求,如果你所在省市需要提交社保,你无法提供,现场审核是无法通过的。有些地区一般需要提供社保证明的前提,都是非本地户籍考生才需要,也是为了限制异地报考等情况。所以具体都以当地出示的考试通知为主。
执业中药师考试可以异地考试吗?:执业中药师考试可以异地考试。根据往年考试规定,异地考试需办理转考手续。1. 考生向当地考试机构提出异地转考申请,需提交材料包括:个人申请一份(含有本人姓名,身份证号,考试名称,转入地所属省市名称,联系电话)和身份证复印件。2. 向地级市考试机构提交申请的,由地级市考试机构上报,开出证明后返回给市考试机构,由市考试机构发给考生。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