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2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表面紫红色,切面纹理致密,气微香的药材是( )。【单选题】
A.沉香
B.降香
C.苏木
D.鸡血藤
E.木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降香的性状鉴别要点。降香呈类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紫红色或红褐色,切面有致密的纹理。质硬,有油性。气微香,味微苦。
2、灵芝来源于( )。【单选题】
A.多孔菌科
B.麦角菌科
C.马尾藻科
D.松萝科
E.棕榈科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菌类中药的来源。灵芝来源于多孔菌科,海藻来源于马尾藻科,冬虫夏草来源于麦角菌科,松萝来源于松萝科。
3、木香( )。【单选题】
A.表面红棕色,味甜而特殊
B.表面灰黄色,气微,味微甜
C.表面黄棕色,气芳香,味苦辛
D.表面类白色,气微,味微苦
E.表面具环节,味微甘,略苦,嚼之带粘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木香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纵沟及侧根痕。 气香特异,味微苦。选项C正确当选。
4、关于苷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
A.结构中均含有糖基
B.可发生酶水解反应
C.大多具有挥发性
D.可发生酸水解反应
E.大多具有升华性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苷类又称配糖体,是糖或糖的衍生物如氨基糖、糖醛酸等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苷类可发生酶水解反应,酶促反应具有专属性高,条件温和的特点。苷键具有缩醛结构,易为稀酸催化水解。苷类一般没有挥发性和升华性。选项ABD正确当选。
5、用于除去亲脂性色岽的是( )。【单选题】
A.酸碱法
B.水醇法
C.醇醚法
D.活性炭
E.盐析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 生物碱类成分因具有碱性,多采用酸碱法提取。醇-醚或丙酮法是在含皂苷的甲醇液中分次加入乙醚或丙胡,可使含糖数目不同的皂苷分级沉淀。活性炭是非极性吸附剂,对非极性成分具有较强亲和力,常用于脱色素。
6、祛风湿药雷公藤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单选题】
A.抗病原体
B.抑制免疫功能
C.调节肠胃功能
D.调节神经功能
E.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祛风湿药:抗炎、镇痛、调节免疫功能。选项B正确当选。
7、矿物类药物火煅醋淬的目的是( )。【单选题】
A.增强活血止痛作用
B.矫臭矫味
C.缓和药性,降低毒性
D.利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
E.引药入肝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考查矿物类药物火煅醋淬的目的。煅淬的主要目的:①使药物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利于有效成分煎出。如赭石、磁石。②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减少副作用,增强疗效。如自然铜。③清除药物中夹杂的杂质,洁净药物。如炉甘石。
8、来源于百合科的中药材有( )。【多选题】
A.浙贝母
B.土茯苓
C.玉竹
D.麦冬
E.山药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药材的来源。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其余的为百合科植物。
9、可以用水试法鉴别的有( )。【多选题】
A.熊胆
B.哈蟆油
C.牛黄
D.珍珠
E.石决明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类中药水试鉴别特征。熊胆仁投入水杯中,可见在水面旋转并呈现黄线下降而不扩散。《中国药典》规定哈蟆油膨胀系数不低于55。取牛黄少量,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习称“挂甲”。
10、具有“通天眼”性状特征的药材是( )。【单选题】
A.全蝎
B.牛黄
C.海螵蛸
D.蟾蜍
E.羚羊角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动物类中药的性状鉴别术语。“乌金衣”是牛黄的术语,“通天眼”是羚羊角的术语。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相比中药学,药理学确实有一定难度。而药物分析也是大多数考生认为难于药剂学的,西药的专业一难度确实要高于中药的专业一。中西药二难度分析:中药鉴定从性状鉴定方面去考虑确实不是很难,不过它的理化方面的知识点却难得很。而且中药鉴定这门课变数确实很多,想要过专业二在这门上好好花点功夫吧。中药化学是中药学的最大门坎,许多有着丰富工作检验的老药工硬是跨不过这道坎。
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考试与执业西药师考试除药事管理与法规这个公共科目是相同的,其它两个专业考试科目不同。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