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2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按《中国药典》规定,质量控制成分的结构类型为异喹啉类生物碱的药材是()。【单选题】
A.川乌
B.天仙子
C.防己
D.马钱子
E.千里光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防己的有效成分为生物碱,总生物碱含量可达2.3%-5%,其中汉防己甲素(粉防己碱)约为1%,汉防己乙素(防己诺林碱,)约为0.5%。《中国药典》以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2、宜用中火炒制的饮片是()。【单选题】
A.炒牛蒡子
B.炒栀子
C.炒苍耳子
D.炒芥子
E.炒莱菔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炒苍耳子:取净苍耳子,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黄褐色,刺焦时即可,碾去刺,筛净。用时捣碎。炒牛蒡子、炒栀子、炒芥子、炒莱菔子皆用文火。
3、影响药物在眼部吸收与利用的因素有()。【多选题】
A.眼用制剂的pH
B.眼用制剂的刺激性
C.滴眼剂的黏度
D.药物在外周血管的消除
E.药物从眼睑缝隙的流失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影响眼用制剂中药物吸收的因素:①药物从眼睑缝隙的流失;②药物的外周血管的消除;③眼用制剂的pH及药物的;④刺激性;⑤表面张力;⑥滴眼剂的黏度。
4、方中生石膏与知母配伍属于()。【单选题】
A.相使
B.相畏
C.相杀
D.相须
E.相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石膏配知母属相须。
5、在中医的常用治法中属于温法的是( )。【单选题】
A.消痰祛水
B.回阳救逆
C.消疮散病
D.清热解毒
E.表里双解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温法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邪去,阳气复,经络通,血脉和,适用于脏腑经络因寒邪为病的一种治法。温法又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和温经散寒的区别。还因寒病的发生,常常是阳虚与寒邪并存,故温法又常与补法配合运用。和法的范围较广,分类也多。其中,主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调和寒热、表里双解等,凡邪犯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皆可投用和法,以祛除寒热,调其偏胜,扶其不足,使病去人安。
6、除另有规定外,在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的制剂是()。【单选题】
A.酊剂
B.糖浆剂
C.涂膜剂
D.煎膏剂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涂膜剂应避光、密闭贮存,在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
7、属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的是( )。【单选题】
A.知母皂苷
B.人参皂苷
C.龙胆苦苷
D.雷公藤甲素
E.甜菊苷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知母中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甾体皂苷和芒果苷,还含有木脂素、留醇、鞣质、胆碱等成分。
8、方中葛根有效成分葛根素的结构类型是()。【单选题】
A.醌类
B.强心苷类
C.单萜类
D.黄酮类
E.甾体皂苷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葛根含异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成分有大豆素、大豆苷、大豆素-7,二葡萄糖苷及葛根素、葛根素-7-木糖苷。
9、呈不规则扁球形,表面有不规则网状皱纹,断面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的药材是( )。【单选题】
A.延胡索
B.莪术
C.川芎
D.三七
E.白及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延胡索(元胡):呈不规则扁球形,直径0.5-1.5cm。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常有疙瘩状突起。质硬而脆,断面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气微,味苦。
10、按《中国药典》规定,作为虎杖含量测定指标成分的是( )。【单选题】
A.大黄素
B.苦杏仁苷
C.杜鹃素
D.盐酸麻黄碱
E.东莨菪碱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作为虎杖含量测定指标成分的是大黄素。
如何计算执业中药师考生的工作年限?:如何计算执业中药师考生的工作年限?执业中药师考生报名工作年限参照一下两点计算:(1)从事相关工作经历年限是指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该项工作时间的总和,其计算截止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2)全日制学历报考人员,未毕业期间经历不计入相关专业工作年限。非全日制学历:毕业前后都计入相关专业工作年限。全日制学历:只有毕业后的工作经历才计入相关专业工作年限。
今年执业中药师考试通过率高吗?:今年执业中药师考试通过率高吗?从近年执业药师考试的录取率及执业药师目前的刚需配置预测,今年执业药师考试的通过率应该不会再创新低,预计高于去年,徘徊在20%左右。
2020执业中药师考试报考对学历有什么要求?:2020执业中药师考试报考对学历有什么要求?2020执业中药师考试最低学历要满足大专学历。报考学历(学位)目前的要求是具备中专及以上学历既可以报考执业药师考试。2021年起,中专学历将不能报考执业药师考试。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