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2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属于妊娠愤用的中成药是( )。【单选题】
A.牛黄解毒丸
B.牛黄上清丸
C.安脑丸
D.尪痹颗粒
E.桂枝茯苓丸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妊娠慎用的中成药。本题中安宫降压丸属于慎用药范畴。其他四种属于禁用药范畴。
2、不宜服用含氢氧噻嗪成分中成药的人群有( )。【多选题】
A.高血压病患者
B.肝肾疾病患者
C.糖尿病患者
D.哺乳期妇女
E.孕妇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氢氧噻嗪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常见为低血钾,同时因其可抑制胰岛素释放,可使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故肝肾疾病、糖尿病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
3、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属于( )。【单选题】
A.急性肾功能衰竭
B.慢性肾功能衰竭
C.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
D.呼吸系统的毒性反应
E.消化系统的毒性反应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各系统常见的中毒表现。
4、气逆常见的脏腑有( )。【多选题】
A.肾
B.心
C.肺
D.肝
E.胃
正确答案:C、D、E
答案解析:主要考查考生气失调病机的理解。气逆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在肺,则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发为咳逆上气。在胃,则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嗳气、呃逆。在肝,则肝气上逆,发为头痛、头胀、面红目赤、易怒等症。
5、配伍禁忌中,人参畏( )。【单选题】
A.芒硝
B.牵牛子
C.郁金
D.五灵脂
E.附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用药的配伍禁忌内容。“十九畏”配伍禁忌内容:硫黄畏朴硝(包括芒硝、玄明粉),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包括巴豆霜)畏牵牛子(包括黑丑、白丑),丁香(包括母丁香)畏郁金,川乌(包括附子)、草乌畏犀角,芒硝(包括玄明粉)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故本题选择D。
6、联用能增加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不良反应的中药是( )。【单选题】
A.碱性中药
B.含鞣质的中药
C.含乙醇的药
D.含蒽醌类中药
E.炭类中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中药酒剂、酊剂中含有一定浓度的乙醇,乙醇是常见的酶促剂,它能使肝药酶活性增强,当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盐酸氯米帕明、丙米嗪、阿米替林及多虑平等配伍使用时,由于肝药酶的诱导作用,使代谢产物增加,从而增加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的不良反应。
7、斑蝥的用量是( )。【单选题】
A.0.03-0.06g
B.0.1-0.5g
C.2-5g
D.5-10g
E.10-15g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有毒性中药用量的掌握情况。
8、与菌类制剂如乳酶生等联用,会降低菌类制剂活性的中药有( )。【多选题】
A.石菖蒲
B.连翘
C.黄芩
D.金银花
E.鱼腥草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金银花、连翘、黄芩、鱼腥草等及其中成药,不宜与菌类制剂如乳酶生、促菌生等联用,因金银花、连翘、黄芩、鱼腥草等及其中成药具有较强抗菌作用,服用后在抗菌的同时,还能抑制或降低西药菌类制剂的活性。
9、—身气机的枢纽是指( )。【单选题】
A.脾胃
B.肺
C.心
D.肝
E.肾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考查考生对气的运行的具体应用。脾胃位罝居中,脾升胃降,为升降转输的枢纽。
10、“汗血同源”的物质基础是( )。【单选题】
A.心血
B.津液
C.精气
D.肝血
E.肾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对五脏与五液关系的理解。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同出一源,均为水谷精气所化生,故有“汗血同源”之说。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合格标准是什么?:执业中药师考试的合格标准是什么?2019年3月20日之后,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规定四年为一个考试周期。即参加全部科目考试的人员须在连续四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免试部分科目的人员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各科的满分成绩是120分,及格分数线是72分。
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相比中药学,药理学确实有一定难度。而药物分析也是大多数考生认为难于药剂学的,西药的专业一难度确实要高于中药的专业一。中西药二难度分析:中药鉴定从性状鉴定方面去考虑确实不是很难,不过它的理化方面的知识点却难得很。而且中药鉴定这门课变数确实很多,想要过专业二在这门上好好花点功夫吧。中药化学是中药学的最大门坎,许多有着丰富工作检验的老药工硬是跨不过这道坎。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