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执业
报考指南考试报名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考试题库

重置密码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注册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当前位置: 首页中西医执业考试大纲全国正文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考点总结
帮考网校2022-04-27 17:57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考点总结

为了帮助广大中西医执业医师考生备考,帮考网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内容是“2022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考点总结”,供考生参考。

1.失神:分为了正虚失神和邪盛失神。正虚失神是精亏神衰的表现;邪盛失神是邪盛神乱的表现。

2.假神:指久病、重病患者,精气本已极度衰竭,而突然一时间出现某些神气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是脏腑精气极度衰竭的表现。

3.我国正常人面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是有胃气和有神气的表现。

4.五色主病: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和惊风。赤色主热证,亦见于戴阳证。黄色主虚证、湿证。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瘀血、疼痛。

5.发白伴有耳鸣、腰酸者 属肾虚。小儿发结如穗,枯黄无泽,伴面黄肌瘦多见于疳积。

6.目的脏腑分属:瞳仁属肾,称为“水轮”;目内眦及外眦的血络属心,称为“血轮”;黑珠属肝,称为“风轮”;白睛属肺,称为“气轮”;眼胞属脾,称为“肉轮”。

7.瞳孔散大见于颅脑损伤、出血中风病等;瞳孔缩小见于川乌、草乌、有机磷类农药及吗啡、氯丙嗪等药物中毒。

8.口唇呈樱桃红色为煤气中毒;人中满唇反为脾气将绝。

9.斑是指皮肤出现深红色或青紫色片状斑块,平摊于皮肤,摸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者。疹指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粟粒状疹点,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褪色者。

10.红紫辨寒热

①食指络脉鲜红者,属外感表证、寒证。

②食指络脉紫红者,属里热证。

③食指络脉色青者,主疼痛、惊风。

④食指络脉淡白者,属脾虚、疳积。

⑤食指络脉紫黑者,为血络郁闭,病属重危。

11.点、刺舌:舌尖生点刺:多为心火亢盛。舌中生点刺:多为胃肠热盛。舌边有点刺:多为肝胆火盛。

12.新病音哑或失音多属实证,即“金实不鸣”。久病音哑或失音多属虚证,即“金破不鸣”。

13.谵语:指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的症状。

14.郑声:指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的症状。

15.独语:指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的症状。

16.咳声短促,呈阵发性、痉挛性,连续不断,咳后有鸡鸣样回声,并反复发作者,称为顿咳(百日咳),多因风邪与痰热搏结所致,常见于小儿。

17.咳声如犬吠,伴有声音嘶哑,吸气困难,是肺肾阴虚,疫毒攻喉所致,多见于白喉。

18.呕吐呈喷射状者多为热扰神明;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者为胃反,多属脾胃阳虚证;口干欲饮,饮后则吐者为水逆,多属饮邪停胃,胃气上逆所致。

19.大便泄泻臭如败卵,或夹未消化食物,矢气酸臭者多为伤食;尿甜并散发烂苹果气味者多属消渴病;病室有蒜臭气味多见于有机磷中毒。

20.寒热往来:指病人自觉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的症状,是正邪相争,互为进退的病理反映,为半表半里证寒热的特征。

帮考网今天为大家分享的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相关内容就是这么多了,如果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向帮考网留言,我们将为大家答疑解惑。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service@bkw.cn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中西医执业百宝箱离考试时间142天
学习资料免费领取
免费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测一测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免费测试,不要错过机会
提交
互动交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免费为您解答,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给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班主任联系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