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小伙伴们,今天的你有没有好好复习呢?好的成绩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得来的,快来和帮考网一起进行练习吧!
中西医执业医师方剂学模拟试题练习
第一单元总论
一、A1
6、最早归纳并系统论述“八法”的是
A、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B、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C、清·汪昂《医方集解》
D、唐·王焘《外台秘要》
E、清·程钟龄《医学心悟》
7、下列哪一项不是丸剂的特点
A、不易变质
B、服用方便
C、吸收缓慢
D、药力持久
E、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病证
8、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方剂组成原则要求的是
A、辨证审因,随证立法,依法制方
B、方中诸药,主次有序,分工合作
C、君药的药量在全方总药量中所占比例最大
D、君药的数量不宜过多,药量相应较大
E、不一定君臣佐使俱全,但君药不可缺少
9、下列各项中符合方剂组成原则要求的是
A、每方必须君、臣、佐、使俱全
B、方中诸药均须有相应的针对症状
C、方中必有一药专作引经之用
D、君药的用量必须在全方总药量中所占比例最大
E、方中诸药既须主次有序,各司其职,又须密切配合,相与宣摄
10、下述各类药物中不属于佐药范畴的是
A、配合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
B、引导诸药至病所的药物
C、用以消除或减低君臣药毒性的药物
D、用以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E、针对次要兼证、兼病或某一症状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
答案:
一、A1
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概括总结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
【该题针对“总论-方剂与治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丸剂是将药物研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入适宜的黏合剂制成球形的固体剂型。丸剂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便于患者服用与携带。一般说来,丸剂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但也有丸剂药性比较峻猛者,多为芳香类药物与剧毒药物,不宜作汤剂煎服。若存放方式不恰当,或者超出保质期限,丸剂也会发生变质。故选A。
【该题针对“总论-剂型”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君药的药味较少,而且不论何药在作为君药时,其用量比之作为臣、佐、使药应用时要大。
【该题针对“总论-方剂的组成与变化”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方剂不是药物的随意堆砌,它是依据辨证与治法的需要,将药物有原则、有目的地配合在一起。在遣药组方时并没有固定的程式,既不是每一种意义的臣、佐、使药都必须具备,也不是每味药只任一职。任何方剂组成中,君药不可缺少,君药的药味较少,且不论何药在作为君药时,其用量比之作为臣、佐、使药应用时要大。
【该题针对“总论-方剂的组成与变化”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佐药有三种意义。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②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物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物峻烈之性的药物;③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伍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B选项属于使药的范畴。
【该题针对“总论-方剂的组成与变化”知识点进行考核】
以上就是本次帮考网和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小伙伴们能够继续努力,相信最后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关注帮考网,还有更多有关考试练习在等着你哦!
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方式是什么?: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方式是什么?病(例)案分析。纸笔考试。中医操作、病史采集、中医临床答辩。(2)考试方法:中医操作在体检者身上或在医学教学模拟人或医用模块等设备上进行操作,病史采集、 中医临床答辩采用现场口试。第三站考试:(1)考试内容:体格检查、西医操作、西医临床答辩。(2)考试方式:体格检查、西医操作在体检者身上或在医学教学模拟人或医用模块等设备上进行操作。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中考生在医学综合考试前需要做什么?: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中考生在医学综合考试前需要做什么?考生在医学综合考试前需要打印准考证并核查身份信息是否准确、核查身份证有效期、准备考试所需文具、熟悉考场交通路线,了解《违纪违规处理规定》和考试相关要求,参加计算机化考试的考生要熟悉考试系统操作。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怎么进行系统复习?: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怎么进行系统复习?第一、通过看书、笔记、作试卷,围绕中心问题进行阅读,一定要以考纲和书本为主,狠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领会。阅读前可尽量采取回忆的办法,阅读速度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要边读边想,有了心得就及时记下来。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俯而读,仰而思”以思为主,第二、整理出系统的复习笔记。整理复习笔记是实现知识由,少而精“转化的好办法”把书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表述。
2020-06-10
2020-06-10
2020-06-10
2020-06-10
2020-06-10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