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共105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的销售时总收益的增加量是指()。【单选题】
A.收益
B.总收益
C.边际收益
D.平均收益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该题考查边际收益的概念。企业边际收益是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的销售时总收益的增加量,也正好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
2、根据我国的《存款保险条例》,下列金融机构应当投保存款保险的是()。 【单选题】
A.保险公司
B.证券公司
C.外商独资商业银行
D.外国银行在中国的分支机构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存款保险制度。根据我国的《存款保险条例》,凡是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含外商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都应当投保存款保险。同时,参照国际惯例外国银行在中国的分支机构以及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存款原则上不纳入存款保险范围。
3、某造纸厂在其生产过程中,向附近的河流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并因此导致了附近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但该厂却又不对附近种粮农民进行相应的赔偿。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单选题】
A.生产的外部经济
B.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C.消费的外部经济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生产的外部不经济的理解。所谓外部不经济就是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人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根据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外部性可以分为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造纸厂的生产导致了附近农民的损失,这就是经济学上讲的外部不经济。本题中外部性是由生产造成的。
4、关于会计等式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所存在的平衡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
B.会计等式是设置会计科目、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C.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关系的会计等式是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D.会计等式反映会计要素相互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E.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在数量上必然相等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关系的会计等式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C项错误。
5、()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收入的直接调节,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单选题】
A.收入的初次分配活动
B.通过公共支出提供社会福利等进行的收入分配
C.通过税收进行的收入再分配活动
D.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收入进行再分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通过税收进行的收入再分配活动,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收入的直接调节,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6、关于2008年积极财政政策与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
A.2008年经济发展遭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比1998年更强烈
B.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时,金融危机已经开始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C.200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国内要素成本上升、经济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外部市场需求放缓等
D.2008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同时在基建和民生、环保等领域进行投资
E.1998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以投资为主,主要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2008年积极财政政策与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差别。
7、生产税净额是一定时期内企业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后的差额。【单选题】
A.中间投入
B.劳动者报酬
C.生产补贴
D.营业盈余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方法中收入法的内容。生产税净额是一定时期内企业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8、以下关于我国传统的政府支出分类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单选题】
A.无法全面反映政府职能
B.难以精确反映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
C.便于国际比较
D.不利于细化预算编制和强化预算约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从表面上看,传统的支出分类方法兼具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的特色,但实际上它既无法全面反映政府职能也难以精确反映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既不利于细化预算编制和强化预算约束,也难以进行国际比较。
9、如果用字母C表示居民消费、用I表示投资、用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按照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公式是()。【单选题】
A.GDP=C+I+G+X
B.GDP=C+I+G-M
C.GDP=C+I+G+(X-M)
D.GDP=C+I+G+(X+M)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从社会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生产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价值,这些产品最终使用的去向,一是用于最终消费,二是用于投资即资本形成,三是用于出口。将一定时期这三项最终使用价值相加,就是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公式为: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C+I+G+(X-M)。
10、财政幻觉是指()。【单选题】
A.民众通常更关心减轻税收负担,却忽视了可能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也会降低
B.民众通常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失灵问题会越来越少,政府支出规模会保持稳定
C.民众通常相信财政支出数量会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
D.民众通常更关心扩大公共支出能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却忽视了税收负担也有可能同时增长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民在进行财政事务决策时,通常具有“财政幻觉”,即他们通常更为关心扩大公共支出能给自己所带来的好处,而忽视了税收负担也有可能同时增长。日常的财政决策过程往往是税收提案与支出提案分别表决,更加强化了这一幻觉,导致选民主动投票支持更大的财政支出规模。
2020-05-18
2020-05-15
2020-05-14
2020-05-14
2020-05-13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