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0年造价工程师《造价管理》考试共80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小编为您整理第四章 工程经济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下列工程寿命周期成本中,属于社会成本的是()。【单选题】
A.建筑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电力消耗
B.工程施工对原有植被可能造成的破坏
C.建筑产品使用阶段的人力资源消耗
D.工程建设征地拆迁可能引发的不安定因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工程寿命周期社会成本是指工程产品在从项目构思、产品建成投入使用直至报废不堪再用全过程中对社会的不利影响。与环境成本一样,工程建设及工程产品对于社会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因此,也必须进行甄别,剔除不属于成本的系列。比如,建设某个工程项目可以增加社会就业率,有助于社会安定,这种影响就不应计算为成本。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工程项目的建设会增加社会的运行成本,如由于工程建设引起大规模的移民,可能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这种影响就应计算为社会成本。
2、下列关于经济评价指标的表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内部收益率可以用于多方案评价
B.净年值评价与净现值评价是等效的
C.增量内部收益率法和净现值法的评价结果可能不一致
D.增量内部收益率法只能用于计算期相同的方案之间的评价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A项,内部收益率是对独立型方案进行评价的指标,不能用于多方案择优;BC两项,净年值评价与净现值评价是等效的;D项,增量内部收益率法只能用于计算期相同的互斥方案经济效果的评价。
3、对于大型复杂建设工程而言,应用价值工程的重点应在( )。【单选题】
A.前期决策阶段
B.研究设计阶段
C.建设实施阶段
D.工程保修阶段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对于大型复杂的产品,应用价值工程的重点是在产品的研究、设计阶段,产品的设计图纸一旦完成并投入生产后,产品的价值就已基本确定,这时再进行价值工程分析就变得更加复杂。不仅原来的许多工作成果要付之东流,而且改变生产工艺、设备工具等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使价值工程活动的技术经济效果大大下降。因此,价值工程活动更侧重在产品的研究、设计阶段,以寻求技术突破,取得最佳的综合效果。
4、某投资方案建设期为2年,建设期内每年年初投资400万元,运营期每年年末净收益为150万元。若基准收益率为12%,运营期为18年,残值为零,并已知(P/A,12%,18)=7.2497,则该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和静态投资回收期分别为( )。【单选题】
A.213.80万元和7.33年
B.213.80万元和6.33年
C.109.77万元和7.33年
D.109.77万元和6.33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是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和经济评价指标的计算。现金流量图如下:静态回收期计算过程如下:静态回收期=8-1+50/150=7.33年。净现值计算过程如下:NPV=-400-400×(P/F,12%,1)+150×(P/A,12%,18)×(P/F,12%,2) =109.77(万元)
5、住宅的预算只有一个规定的数额,要根据这个数额的预算选出效果最佳的方案,则最适宜的寿命周期成本的评价方法的是( )。【单选题】
A.费用效率法
B.固定效率法
C.固定费用法
D.权衡分析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固定费用法是将费用值固定下来,然后选出能得到最佳效率的方案;反之,固定效率法是将效率值固定下来,然后选取能达到这个效率而费用最低的方案。例如,住宅的预算只有一个规定的数额,要根据这个数额的预算选出效果最佳的方案,就可采取固定费用法。
造价工程师和二级造价工程师有什么不一样?:造价工程师分为一级造价工程师和二级造价工程师,一级造价工程师科目:《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和《建设工程计价》为基础科目,《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和《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为专业科目。二级造价工程师考两个科目,分别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和《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
什么是造价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从事建设工程造价业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
造价工程师报考条件中的工作年限包括实习期吗?:造价工程师报考条件中的工作年限包括实习期吗?工作年限,是指报名人员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该项工作的时间总和。工作年限的累计如下:1、全日制学历只能从毕业后开始计算工作年限实习期不能计算在内;非全日制学历,自考、成考、函授等,工作年限则可以累加计算。2、非全日制本专科工作年限,如果连续取得学历的情况为:初中高中非全日制本专科;那么工作年限可以从高中毕业年算起。
2020-05-19
2020-05-19
2020-05-19
2020-05-19
2020-05-19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