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在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过程中,多做好的习题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帮考网为大家带来的试题练习内容,供大家学习。
6、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征主要是()
A、吸气性呼吸困难
B、反复发作,阵发性,呼气性呼吸困难
C、反复发作,混合性呼吸困难
D、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E、肺部有较多喘鸣伴肺底湿性啰音
7、下列哪些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不支持肺心病的诊断()
A、右室流出道内径≥30mm
B、右室前壁增厚
C、右室内径≥20mm
D、左、右心室内径的比值>2
E、右肺动脉内径及右房增大
8、反复肺部感染造成肺气肿的主要机制是()
A、使α1抗胰蛋白酶的活性降低
B、破坏小支气管壁软骨而失去支架作用
C、使细支气管管腔狭窄而形成不完全阻塞
D、肺组织供血减少致营养障碍而使肺泡壁弹性减退
E、使白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蛋白分解酶增加而形成肺大泡
9、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包括()
A、慢支、肺气肿、囊性肺纤维化
B、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所有慢性肺疾病
C、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支和(或)肺气肿
D、已知病因并有气流阻塞的一些疾病,如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E、所有慢支,哮喘和肺气肿
10、阻塞性肺气肿最常见的病因是()
A、支气管哮喘
B、支气管扩张
C、慢性支气管炎
D、重症肺结核
E、尘肺
答案解析
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教材描述:支气管哮喘典型的表现是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超声心电图检查
(1)主要条件:右心室流出道内径≥30mm。右心室内径≥20mm(所以选项C描述正确)。右心室前壁的厚度≥5.0mm,或者前壁搏动幅度增强者。左/右心室内径比值小于2(D错误)。右肺动脉内径≥18mm,或肺动脉干≥20mm。右心室流出道/左心房内径比值〉1.4。肺动脉瓣曲线出现肺动脉高压征象者(α波低平或<2mm,有收缩中期关闭征等)。
(2)参考条件:室间隔厚度≥12mm,搏幅<5mm或呈矛盾运动征象者。右心房增大≥25mm(剑突下区)。三尖瓣前叶曲线DE、EF速度增快,E峰呈尖高型,或有AC间期延长者。二尖瓣前叶曲线幅度低,CE<18mm,CD段上升缓慢,延长;呈水平位元或有EF下降速度减慢,<90mm/秒。凡有胸肺慢性疾病的患者,具有上述二项条件者(其中必具有一项主要条件)均可诊断肺心病。
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慢性支气管炎症使细支气管管腔狭窄,形成不完全阻塞,是肺气肿的发病机制之一,但是此题干为反复肺部感染造成肺气肿的主要机制是:故选使白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蛋白分解酶增加而形成肺大泡。
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OPD是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
COPD的特征是具有气流阻塞,气流阻塞的原因除慢支所致气道狭窄和阻塞外,还可由肺气肿所致的肺弹性回缩力降低而引起。气流阻塞的轻重通常由FEV1/FVC降低的程度来确定。没有气流阻塞的慢支或肺气肿不属于COPD。
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因极为复杂,一般认为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形成的。慢性支气管炎的感染、吸烟、大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和有害气体的长期吸入、过敏、蛋白酶-抗蛋白酶的失衡、呼吸道防御能力降低等因素均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其中以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常见。
以上就是帮考网今日为大家分享的全部试题练习,小伙伴们赶紧学习起来!
医疗过错后几年才能报考妇产科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医疗过错后几年才能报考妇产科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要看你是什么情况,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参加妇产科学专业技术资格的考试:(1)医疗事故责任者未满3年。(2)医疗差错责任者未满1年。(3)受到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时期内。(4)伪造学历或考试期间有违纪行为未满2年。(5)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推迟了,该如何复习?:内科主治医师考试推迟了,该如何复习?考试推迟意味着我们的备考时间相对充足了一些,可以调整一下紧绷的状态,把之前安排的十分紧张的计划适当的放缓一些,并不能懈怠,学习不能停,该走的计划还是要严格执行!要知道考试延期不是无限延期的,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卫生资格考试很快也会到来!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都是怎样考的?:由1个题干和5个选项组成,每道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以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简单应用能力。每个问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此题型的答题过程在机考时是不可逆的“即进入下一问题后不能返回修改已答题目”用以考查考生在临床工作中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思维方式和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考查内容包括急诊、初诊、复诊、住院过程中。
2020-06-10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