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5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下列关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确定原则和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
A.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应以厂址中心为起点确定
B.项目厂界浓度超标,须调整工程布局,待满足厂界浓度限值后,再核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C.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是考虑全厂的所有污染源,包括点源、面源、 有组织、无组织排放等
D.以自厂界起至超标区域的最远垂直距离作为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关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确定原则和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1)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是考虑全厂的所有污染源,包括点源、面源、 有组织、无组织排放等;(2)以自厂界起至超标区域的最远垂直距离作为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某高速公路项目位于平原地区,涉及A、B、C三个场地,A场地土壤含盐量为3.5g/kg,pH=7.2,B场地土壤干燥度>2.5,C场地土壤常年地下水位平均埋深为<1.5m,则该项目土壤环境敏感程度属于()。【单选题】
A.敏感
B.较敏感
C.不敏感
D.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3、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下列固体废物中, 属于依据产生来源鉴别的固体废物有()。【多选题】
A.生产筑路材料的粉煤灰
B.固体废物焚烧产性的灰渣
C.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物
D.修复后作为土壤用途使用的污染土壤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固体废物中, 属于依据产生来源鉴别的固体废物有固体废物焚烧产性的灰渣;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物。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关于评价等级判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多选题】
A.一般选用GB3095中24h平均质 量浓度的二级浓度限值 作为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P0i
B.位于一类环境空气功能区,应选择24h一级浓度限值作为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P0i
C.对于O3,可按8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的3倍作为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P0i
D.对于PM2.5,可按24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的3倍作为污染物的环境空e气质量浓度标准POi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关于评价等级判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一般选用GB3095中24h平均质 量浓度的二级浓度限值 作为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P0i;(2)位于一类环境空气功能区,应选择24h一级浓度限值作为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P0i;(3)对于O3,可按8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的3倍作为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P0i。
5、关于《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标准适用于抢修、抢险施工过程产生噪声的管理
B.标准适用于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进行室内装修活动产生噪声的管理
C.市政、通信、交通、水利等其他类型的施工噪声排放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D.标准不适用与农村地区周围有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建筑施工噪声排放的管理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及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周围有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建筑施工噪声排放的管理、评价及控制。市政、通信、交通、水利等其他类型的施工噪声排放可参照本标准执行。本标准不适用于抢修、抢险施工过程中产生噪声的排放监管。
环境影响评价师多选题答题技巧有哪些?:环境影响评价师多选题答题技巧有哪些?所谓多选题则是选项中正确选项可能是2、3或者4个,这都是有可能的,因此在选择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单选的做题技巧——直接选择、排除法等,对于猜测法建议是尽量少用。在选择正确答案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自己有把握的选项,对没有把握且过多纠结的选项也尽量少选,记住“宁缺毋滥”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师?: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是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并经登记后,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环境影响评价师准考证打印流程是什么?:环境影响评价师准考证打印流程是什么?①进入中国人事考试网;②进入准考证打印界面;③根据报考情况选择“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④选择报名省份、填写姓名等信息;⑤按照提示要求完成准考证打印;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