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4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十章 环境污染控制与保护措施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可用于减缓区域地下水过量开采的措施有( )。【多选题】
A.地面防渗
B.调整开采布局
C.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
D.建设地下水库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减缓区域地下水过量开采的措施包括:①人工补给。对已经过量开采的地区,人工补给是个有效办法。除了利用开采井进行回灌外,也可以利用池塘、渠、坑、水库进行回灌。②调整开采布局。实行优先保证长期稳定优质饮用水供给;合理调控地下水位,综合治理旱涝盐碱;积极开展地下人工调蓄等重要措施。③地下水和地表水联合调度。包括水库与泉水联合供水;在城市水源地上游有水库存在,且地表水与地下水有水力联系,可充分利用含水层进行调蓄;利用河槽蓄水,增加对地下水补给。
2、某混合式电站在河道上筑拦河大坝,发电引水渠10km长,大坝至电站厂房间原河道两岸分布有需从河道取水灌溉的农田,其间另有一工业取水口,电站厂房上游1km处有一支流汇入河道。为保障电站运行期间河道基本需水,从大坝下泄的水量应考虑( )。【多选题】
A.工业取水量
B.农业灌溉水量
C.河流最小生态流量
D.厂房上游支流汇入水量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引水式和混合式电站引水发电以及堤坝式电站调峰运行将使坝下河段减(脱)水,调水、引水和供水等河道外用水水利工程也将造成下游河道减(脱)水,水文情势的变化将对水生生态、生产和生活用水、河道景观等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为维护河流的基本生态需求,水电水利工程必须下泄一定的生态流量,将其纳入工程水资源配置中统筹考虑,使河流水电动能经济规模和水资源配置向“绿色”方向发展。河道生态用水需要考虑的因素有:①工农业生产及生活需水量;②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水量;③维持河道水质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④维持河口泥沙冲淤平衡和防止咸潮上溯所需水量;⑤水面蒸散量;⑥维持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给水量;⑦航运、景观和水上娱乐环境需水量;⑧河道外生态需水量,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补给水量等。D项,厂房上游支流汇入水量是混合式电站的汇水。
3、可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的固体废物是( )。【单选题】
A.油泥
B.危废焚烧飞灰
C.医疗废物
D.粉煤灰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油泥、危废焚烧飞灰、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处置场,不应混入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属于工业固体废物。
4、属于工业固废处置方案的有( )。【多选题】
A.电炉钢渣用于生产水泥
B.废电机的拆解
C.含银废液中提取氯化银
D.棉织品丝光废碱液回收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工业废物的综合利用包括以下几点:①企业利用各种废弃资源回收的各种产品,如有色金属冶炼回收的金、银、硫酸等;②利用工矿企业的采矿废石、选矿、尾矿、碎屑、粉末等生产产品;③利用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水、废酸液、废油和其它废液生产的产品等。废电机属于城市固体废物中的生活垃圾,故B项不属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方案。
5、制定建设项目环评公众参与调查方案时,应作为调查对象的是( )。【单选题】
A.建设项目筹建人员
B.可能受影响公众
C.建设项目施工单位
D.关心项目建设的国外机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是指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环保主管部门、环评单位与受到或可能受到项目环境影响的公众,就项目产生或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双向的交流活动。
身份信息或学历学位信息在线核验不通过会影响环评师报名吗?:身份信息或学历学位信息在线核验不通过会影响环评师报名吗?身份信息或学历学位信息在线核验不通过不会影响报名,在线核验完成后即可报名。但是,核验不通过的报考人员须按报名地资格审核部门机构的规定办理报考相关事项。
环评资质取消后环评师考试有什么影响?:环评资质取消后环评师考试有什么影响?以往企业资质等级成了业务能力的代名词和招标资格认定的唯一评判标准,使企业资质变成了可以交易的商品挂靠、互借资质等,建设单位可以委托技术单位对其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如果建设单位具备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能力的,可以自行对其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所以环评工程师不需要感到迷茫。取消资质管理反倒是机遇,原来环评师就是给环评机构打工。
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成绩查询时间是什么时候?: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成绩查询时间是什么时候?根据中国人事考试网的消息,参考往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成绩查询时间,预计全国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成绩查询入口于7月中旬开通!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