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评价师
报考指南考试报名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考试题库

重置密码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注册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当前位置: 首页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模拟试题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环境评价师备考资料正文
2023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模拟试题0305
帮考网校2023-03-05 17:44
0 浏览 · 0 收藏

2023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的建设项目典型气象条件下,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的内容有( )。【多选题】

A.小时浓度超标率

B.小时浓度超标范围

C.日平均浓度超标率

D.年平均浓度超标范围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中,典型气象条件有典型小时气象条件和典型日气象条件两种情况。典型小时气象条件下,应分析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最大环境影响是否超标、超标程度、超标位置,分析小时浓度超标概率和最大持续发生时间典型日气象条件下,应分析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最大环境影响是否超标、超标程度、超标位置,分析日平均浓度超标概率和最大持续发生时间。在长期气象条件下,应分析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最大环境影响是否超标、超标程度、超标范围及位置。

2、某新建高速公路以隧道方式穿越一植被茂密的山体,该项目运营期隧道穿越段应进行的生态监测内容有( )。【多选题】

A.地下水水位

B.地下水水质

C.鸟类生态习性

D.植物生长状况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生态监测是观测与评价生态系统的自然变化及对人为变化所做出的反应,是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变量的测定。项目运营期隧道穿越段应进行的生态监测包括鸟类生态习性和植物生长状况。

3、水污染物通过地下岩溶孔道进入含水层造成地下水污染,按污染途径判断该污染类型属于( )。【单选题】

A.间歇入渗型

B.连续入渗型

C.径流型

D.含水层间越流型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地下水污染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以归为:间歇入渗型、连续入渗型、越流型、径流型四种,其中径流型为污染物通过地下径流进入含水层,污染潜水或承压水。污染物通过地下岩溶孔道进入含水层,即属此类。

4、某燃气电厂项目,烟气由两根烟囱排放。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工作内容,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

A.设5个监测点连续监测7天

B.选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3个监测因子

C.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每天监测4次(07∶00,10∶00,14∶00,18∶00)

D.应获取不利季节至少7天的有效监测数据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A项,由于题中没有给出具体的评价等级,所以不能确定应该布设几个监测点位,如果是一级评价,则不少于10个,如果是二级评价,则不少于6个,如果是三级评价,应设置2~4个;B项,选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3个监测因子;C项,根据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每日至少有20个小时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D项,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

5、下列工作内容中,属于声环境影响评价基本要求的有( )。【多选题】

A.分析建设项目的噪声源分布

B.明确引起超标的主要声源

C.分析评价范围内的企业规模

D.分析建设项目选址(选线)的合理性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声环境影响评价基本要求和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评价项目建设前环境噪声现状;②据噪声预测结果和相关环境噪声标准,评价建设项目在建设期(施工期)、运行期(或运行不同阶段)噪声影响的程度,超标范围及超标状况(以敏感目标为主);③分析受影响人口的分布状况(以受到超标影响的为主);④分析建设项目的噪声源分布和引起超标的主要噪声源或主要超标原因;⑤分析建设项目的选址(选线)、设备布置和选型(或工程布置)的合理性,分析项目设计中己有的噪声防治措施的适用性和防治效果;⑥为使环境噪声达标,评价必须增加或调整适用于本工程的噪声防治措施(或对策),分析其经济、技术的可行性;⑦提出针对该项工程有关环境噪声监督管理、环境监测计划和城市规划方面的建议。

6、定量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包括( )。【多选题】

A.经验判定法

B.因素图法

C.事件树分析法

D.故障树分析法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事件树分析法是一种逻辑演绎法,它在给定一个初因事件的情况下,分析该初因事件可能导致的各种事件序列的后果,从而定性与定量评价系统特性。事件树可以描述系统中可能发生的事件,是安全分析中的有效方法。环境风险评价的定性分析方法:类比法、加权法、因素图法等。定量分析方法: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事件树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等。

7、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时,统计地面长期温度气象资料的内容是( )。【单选题】

A.小时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B.日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C.旬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D.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需统计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每月平均温度的变化情况,并绘制年平均温度月变化曲线图,一级评价项目除上述工作外,还需酌情对污染较严重时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做温廓线的分析,并分析逆温层出现的频率、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

8、某新建项目拟穿越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下列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措施中,应优先考虑的是( )。【单选题】

A.避让

B.补偿

C.减缓

D.重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与补偿原则包括:①应按照避让、减缓、补偿和重建的次序提出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的措施;②所采取措施的效果应有利修复和增强区域生态功能。凡涉及不可替代、极具价值、极敏感、被破坏后很难恢复的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如特殊生态敏感区、珍稀濒危物种)时,必须提出可靠的避让措施或生境替代方案;③涉及采取措施后可恢复或修复的生态目标时,也应尽可能提出避让措施;否则,应制定恢复、修复和补偿措施。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应按项目实施阶段分别提出,并提出实施时限和估算经费。

9、由右侧温度廓线图可以确定( )。【单选题】

A.逆温层的厚度为1000M

B.逆温层的厚度为200M

C.逆温层底的厚度为200M

D.逆温层底的厚度为1000M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逆温层的厚度为1000-200=800m;逆温层底的厚度(高度)是指随着高度增加而温度开始上升处的高度,如本题中随着高度增大而出现第一个拐点处的高度200m。

10、计算森林生物量时应包括( )。【多选题】

A.树干

B.树枝

C.树叶

D.树根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生物量是指一个有机体或群落在一定时间内积累的有机质总量,森林生物量包括林木的生物量(根、茎、叶、花果、种子和凋落物等的总重量)和林下植被层的生物量。测定森林生物量时,除应计算树干的质量外,还包括对林木的枝量、叶量和根量的测定。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service@bkw.cn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环境评价师百宝箱离考试时间85天
学习资料免费领取
免费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测一测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免费测试,不要错过机会
提交
互动交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免费为您解答,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给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班主任联系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